时间: 2025-04-26 02:4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4:30
原文展示:
击舟落尾端复佳,独恐幽人费招唤。 老鼻行参宴坐香,晨炊饱吃连床饭。 巾边白发已星星,霜底黄花犹粲粲。 从事一事大因缘,截里僧伽为侬办。
白话文翻译:
划船到岸边真是好,只怕隐士费心召唤。 老鼻子参与宴席香气,早晨吃饱了连床饭。 头巾边的白发已星星点点,霜下的黄花依然灿烂。 从事一件大事因缘,僧伽为我办理。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旅行至都梁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旅行途中,对所见景色的即兴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思想的兴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思想的兴趣。诗中“击舟落尾端复佳”描绘了划船至岸边的愉悦,而“独恐幽人费招唤”则透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后文通过“老鼻行参宴坐香”和“晨炊饱吃连床饭”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细节,而“巾边白发已星星,霜底黄花犹粲粲”则通过对比白发和黄花的形象,表达了岁月流转中的不变之美。最后两句“从事一事大因缘,截里僧伽为侬办”则体现了作者对佛教因缘思想的认同和对僧人的信任。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思想的兴趣。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因缘思想的认同。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幽人”指的是什么? A. 隐士 B. 诗人 C. 僧人 D. 官员
“巾边白发已星星”中的“星星”比喻什么? A. 星星 B. 白发 C. 黄花 D. 霜
诗中“从事一事大因缘”体现了作者对什么思想的认同? A. 道教 B. 佛教 C. 儒家 D. 法家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