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5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59:50
德泽波斯淡,讴歌载路闻。
偕民登寿域,不老是神君。
这首诗描绘了德行的恩泽如波涛般扩散,歌声回响在路途上。人民同登长寿之境,愿不老的神明永驻。
黄枚,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表现出对生活、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国家逐渐走向繁荣之时。诗人通过对长寿的向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人们普遍愿望的祝福。
这首《曹仁宪谨荣寿 其三》展现了诗人在对长寿的追求和对人们美好愿望的共鸣。开篇以“德泽波斯淡”点明了主题,强调道德的影响力如水波般无形,但却能够滋润人心,给人带来安宁与幸福。这里的“德泽”不仅是个人的修养,更是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体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的情怀。
接下来的“讴歌载路闻”则通过歌声的传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歌颂,似乎在说,好的德行与善行可以通过歌声传递,深植于人们的心中。诗人通过“偕民登寿域”描绘了和人民一同追求长寿的景象,展现出一种群体的团结与向往,反映了对共同幸福的期盼。
最后一句“不老是神君”则将长生与神性结合,表达了对永生的崇敬与渴望。诗人在这短短的四句中,既有对个人修养的反思,也有对社会和谐的向往,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简练而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长寿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人们对道德力量的赞美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对人性光辉的信仰,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德泽波斯淡”中的“波斯”是用来比喻什么?
诗人表达了对什么的追求?
“偕民登寿域”中的“民”指的是谁?
比较黄枚的《曹仁宪谨荣寿 其三》与白居易的《长恨歌》,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长恨歌》更侧重于爱情与人生的无常,而黄枚的诗则更强调道德与长寿的理想,展示了不同的价值观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