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3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38:23
山山黄叶兼红叶,松竹萧森掩映之。
云里谯楼双塔迥,鸟边暮雨片帆迟。
风光绝妙秋深后,客思苍然独立时。
忽见洞庭霜橘至,故人京国最相思。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山上黄叶与红叶交错,松树和竹子在萧瑟的风中掩映。云雾中,谯楼和双塔显得格外高耸;在鸟飞过的地方,暮雨中一只帆船缓缓前行。深秋的风光别具一番风味,而我独自伫立,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忽然看到洞庭湖的霜橘送来,想起了在京城的老朋友,更加思念。
施山,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
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身处蒲圻,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色,勾起了他对故人和故乡的思念。这种思乡情结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屡见不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人的眷念。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开篇通过黄叶与红叶的对比,展现了秋天的多彩和萧瑟。接着,诗人描写了谯楼和双塔在云雾中显得格外高耸,营造出一种高远、空灵的意境。此时,鸟儿飞过,暮雨中帆船的缓慢行驶,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惆怅的感觉。
在第三联,诗人表达了在这绝美的秋光中,独自伫立时内心的苍然和思乡之情。最后一句“故人京国最相思”,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在诗中反复出现,形成了鲜明的主题,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和朋友的思念,展现了孤独与惆怅的情感。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常是诗人创作的核心主题之一。
诗中提到的“谯楼”指的是:
A. 一种高大的建筑
B. 一种乐器
C. 一种植物
诗人看到的“霜橘”象征着: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冬的季节变迁
C. 夏天的繁茂
诗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是: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故乡和朋友的思念
C. 对历史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