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谒史文靖公墓》

时间: 2025-05-05 04:28:27

诗句

手供蘋蘩当束脩,先登华屋后山丘。

九原尚想师随会,一疏曾经识马周。

盖代勋华云影在,满堂丝竹水声愁。

知公泉下应怜我,如此英年也白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28:27

原文展示

手供蘋蘩当束脩,先登华屋后山丘。
九原尚想师随会,一疏曾经识马周。
盖代勋华云影在,满堂丝竹水声愁。
知公泉下应怜我,如此英年也白头。

白话文翻译

我亲手献上香草和鲜花,作为对先师的恭敬,首先来到华丽的屋子,然后再去山丘。
在九泉之下我依然想念您的教诲,曾经与您一起的那位马周,我还记得。
您那一代的丰功伟绩,仿佛依然在云端飘荡,满堂的丝竹乐声让我感到忧愁。
我知道您在泉下也会怜惜我,像您如此英俊的年华,竟已白头。

注释

  • 蘋蘩:一种香草,古代作为祭祀时的供品。
  • 华屋:华丽的房屋,指的是为纪念先师而建的地方。
  • 九原:指古代的坟墓,象征死后之地。
  • 马周:马周是历史上著名的士人。
  • 盖代:指代代的意思,形容卓越的才能。
  • 丝竹:古代乐器,常用来形容音乐。
  • 白头:指年老,象征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子清,晚号随园,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食家。他以诗词、散文、文论见长,尤其擅长小品文,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谒史文靖公墓》创作于一个对历史和文化有深厚感情的时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自身经历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公”是指历史上的文靖公,袁枚通过拜谒墓碑,追忆与先师的情谊,表达了对其伟大成就的敬仰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谒史文靖公墓》是一首充满感情与敬意的悼念诗,诗人在简练的语言中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首联“手供蘋蘩当束脩”,以亲自献上香草作为祭品,体现了对先师的尊重和感恩之情。接着,诗人从华屋到山丘,表达了对先师生活和学问的追忆,显示出一种敬仰的心态。

第三联“盖代勋华云影在”,展现了先师在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形象生动,令人感受到一种时光的交错与历史的厚重。而“满堂丝竹水声愁”则反映出一种乐音之中夹杂的忧愁,暗示着诗人对于人生短暂和逝去光阴的感触。

最后两句“知公泉下应怜我,如此英年也白头”则是对先师的情感升华,表达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人生的无奈。诗人通过对先师的思念,反观自身的老去,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手供蘋蘩当束脩:亲手献上香草作为祭品,展现了对先师的敬仰。
  2. 先登华屋后山丘:首先到达纪念先师的华丽房屋,然后再去山丘,体现了对先师的回忆之旅。
  3. 九原尚想师随会:在坟墓之下依然想念师长的教诲,表现出深厚的师生情谊。
  4. 一疏曾经识马周:提到与马周的交情,暗示对历史的追溯与反思。
  5. 盖代勋华云影在:伟大的成就仍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象征着不朽的名声。
  6. 满堂丝竹水声愁:音乐声中夹杂着忧愁,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慨。
  7. 知公泉下应怜我:知道先师在泉下会为我感到忧虑,表现出对先师的思念与敬仰。
  8. 如此英年也白头:感叹自己已白头,意指岁月的无情。

修辞手法

  • 对仗:首联和次联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历史人物的成就比作云影,形象生动。
  • 拟人:对先师的思念以“泉下应怜我”表现,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追忆先师,表达了对历史伟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怀古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蘋蘩:象征着对先人的敬重与怀念。
  2. 华屋:代表着历史的辉煌,体现对文化的追求。
  3. 九原:象征着生命的尽头与对逝去的思念。
  4. 丝竹:象征着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同时也隐含着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马周”是指?

    • A. 一位历史人物
    • B. 一种乐器
    • C. 一本书籍
    • D. 一种香草
  2. 诗人对先师的敬仰通过什么手段表现?

    • A. 对比
    • B. 直接称呼
    • C. 祭品与回忆
    • D. 叙述历史
  3. “满堂丝竹水声愁”中“愁”字的情感主要指向?

    • A. 喜悦
    • B. 忧伤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1. A. 一位历史人物
  2. C. 祭品与回忆
  3. B. 忧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高》 - 杜甫
  2.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3.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 袁枚的《谒史文靖公墓》与杜甫的《登高》同为怀古之作,袁枚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杜甫则表现出对国事的忧虑。两者都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袁枚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与分析》
  • 《诗词的情感与意象》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花间四首 其一 醉花间 一九四〇年 顾公雄为林子有作梅图,子有嘱题 醉花间二首 其二 醉花间二首 其一 醉花间 秋日 醉花间 醉花间 其二 望家信不至 醉花间 其一 春闺 醉花间 春闺 醉花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极目远望 信口胡言 磨治 确切不移 求托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齒字旁的字 以意逆志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神志不清 卤字旁的字 搭配 过关斩将 一错百错 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