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4:23
六朝云物旧淹留,更向咸阳作壮游。
万首诗编秦楚地,半生官领帝王州。
未知两陕谁吾土,孤负三吴说故侯。
到得函关应四月,行人争耐一春愁。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前往秦中任职的途中,回忆起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经历。六朝时期的景象与人事仍然留存,作者更是向咸阳发起一次壮丽的旅行。万首诗歌汇聚了秦楚大地的风光,而自己却在官场中度过了半生,身处帝王之都。对于两陕西的土地,自己并不清楚,辜负了三吴地区曾经的朋友。到达函关时,已是四月,旅途中的行人都忍耐着春天的愁绪。
作者介绍: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子京,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以其诗歌清新、自然和个性化的风格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袁枚出任官职前往秦中之际,正值春季,他在旅途中感慨历史与个人经历,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反思。
《赴官秦中》是一首富有历史感与个人情怀的诗作。诗人以六朝的历史作为背景,勾勒出过往的辉煌与沧桑,表现出对文化的深厚情感。开篇的“六朝云物旧淹留”便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接着以“更向咸阳作壮游”引出自己的旅途,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个人的期许。
在诗的中段,诗人提及“万首诗编秦楚地”,突显自己身处文化之地的自豪,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认为“半生官领帝王州”,这是对个人仕途与追求的反思。最后,他对“未知两陕谁吾土”的无奈与孤独感深入人心,表明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愧疚。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历史的感怀到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最终归结为对春天的难耐与愁绪,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孤独与思绪的纷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历史的留存与个人的孤独,通过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愧疚,表现了对生命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六朝”指的是哪个时期?
诗人向哪个城市出发?
“到得函关应四月”中的“函关”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