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2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20:43
夜从法王寺下归岳寺
双刹夹虚空,缘云一径通。
似从忉利下,如过剑门中。
灯火光初合,笙歌曲未终。
可怜狮子座,舁出净名翁。
夜晚我从法王寺走下,返回岳寺。
两座寺庙高耸在空中,云彩间有一条小路相连。
仿佛是从忉利天降下,像是经过剑门那样。
灯火渐渐亮起,笙箫的乐声尚未结束。
可怜那狮子座,正抬着净名老和尚走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风以通俗易懂和情感真挚著称,尤其在社会问题和人生感悟方面,表达了对平民生活的关切。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的晚年,他在长安的法王寺修行,夜晚归往岳寺。在此期间,他对佛教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他对宗教的虔诚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夜从法王寺下归岳寺》是一首描写夜归寺庙的诗,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夜游体验与心境。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神秘而又略显孤独的情感。开篇的“双刹夹虚空”描绘了两座寺庙在夜空下的巍峨,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高于凡俗的境界。接着,诗人以“似从忉利下”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天上人间的向往与憧憬。
而“灯火光初合,笙歌曲未终”一句,展现了夜晚寺庙中人们依然沉浸在音乐与灯火的欢愉中,给人一种温暖而又欢快的感觉。最后的“可怜狮子座,舁出净名翁”,则透露出一种对世间名利的淡泊与超然,表明诗人在夜归之际,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整首诗不仅是对夜晚的描绘,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白居易在宗教与人生哲学上的深邃思考。
整首诗通过夜晚的归途,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修行与内心宁静的思考,展现了对佛教精神的认同与追求,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哲学。
诗中提到的“双刹”是指哪两个寺庙?
“似从忉利下”中的忉利指的是哪个宗教概念?
诗中提到的“狮子座”象征了什么?
对比白居易的《夜从法王寺下归岳寺》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可以发现两者在夜景描写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不同。白居易的作品更趋向于宁静与超脱,而杜甫则多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与人生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