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山先贤祠落成八首》

时间: 2025-05-02 04:10:52

诗句

道原出於一,秩祀安有二。

作俑唐开元,损益端有俟。

杨马彼何人,周程列其次。

论议轻一时,典祀误来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0:52

原文展示:

道原出於一,秩祀安有二。
作俑唐开元,损益端有俟。
杨马彼何人,周程列其次。
论议轻一时,典祀误来世。

白话文翻译:

道理的源头本是一,祭祀的秩序又怎能有两个呢?
制作俑像的风俗发源于唐代开元年间,损益的情况总是等待着后人来评判。
杨马他们又是谁呢?周程又何以列在其后呢?
轻视当代的讨论,祭祀的典范却会误导后世。

注释:

  • 道原:指道理的根源。
  • 秩祀:祭祀的秩序、制度。
  • 作俑:制作俑像,古代祭祀时用以陪葬的假人。
  • 唐开元:指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741),是一个盛世时期。
  • 损益:在此指祭祀的成效和影响。
  • 杨马周程: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人物,代表某种学派或思想。

典故解析:

“作俑唐开元”提及唐代的文化风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祭祀的重视;而“损益端有俟”则意味着后人对这些传统的理解和评价尚待时间的检验。诗中提到的杨马、周程可能指代当时的士人和学者,反映了对学术讨论的态度。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熊禾,宋代诗人,因其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文思想,风格清新,富有哲理。
  • 创作背景:该诗可能是在对某一祭祀活动的反思,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对后代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祭祀文化的思考,切入点在于“道原”和“秩祀”的关系,强调了传统文化的连续性与重要性。诗人在开篇即提出“道原出於一”,表明他对道理源头的认识,认为祭祀的本质不应被分割。随后提到的“作俑唐开元”,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诗中通过提及“杨马”和“周程”,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重,同时也引发对当代讨论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方式探讨了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变革之间的关系,具有很高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道原出於一:强调道理的根源是一。
    • 秩祀安有二:质疑祭祀的秩序是否能有两个标准。
    • 作俑唐开元:指唐代开元年间的风俗。
    • 损益端有俟:后人对这些习俗的评价尚待时间。
    • 杨马彼何人:询问历史人物的地位和影响。
    • 周程列其次:提到周程的相对地位。
    • 论议轻一时:指对当时讨论的轻视态度。
    • 典祀误来世:警示未来对典范的误解。
  •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反问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思考深度。

  • 主题思想:强调祭祀文化的传承与重要性,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影响,以及对后代的期望。

意象分析:

  • 道原:象征着真理和根源,代表着文化的本质。
  • 作俑:象征着祭祀和对先人的敬畏,反映了对传统的传承。
  • 杨马与周程:代表历史人物的象征,体现对历史的尊重与反思。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道原”指代什么?
      • A. 祭祀
      • B. 道理的根源
      • C. 传统文化
    2. “作俑唐开元”中的“作俑”指的是?
      • A. 制作雕塑
      • B. 制作陪葬人像
      • C. 制作书法
    3. 诗中对“杨马”和“周程”的态度是?
      • A. 轻视
      • B. 敬重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阅读《祭侄文稿》王羲之,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均涉及对传统的思考与表达。
  • 诗词对比:与王维的《鹿柴》对比,王维通过自然景观表达隐逸情怀,而熊禾则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传达对文化的思考,两者均反映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古典诗词鉴赏》《中国古代文化与传统祭祀》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乐府 送左真州还长沙 丁已七月望湖上书事 侧犯·咏芍药 玲珑四犯·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 临安旅邸答苏虞叟 湖上寓居杂咏 其十二 嘲林可山称和靖七世孙 华藏寺云海亭望具区 汉宫春(次韵稼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阴敝 腾蹙 犬字旁的字 鸣蛩 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旷日经年 同舟敌国 忍恶 草字头的字 风流云散 贝字旁的字 寒蓑 彐字旁的字 负气含灵 米字旁的字 礼奢宁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