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入武夷山二首》

时间: 2025-04-25 20:17:17

诗句

试问山中亦何好,见山便自喜居山。

不堪造物半生役,枉使男儿百岁闲。

天柱沈冥阴雨外,幔亭缥渺彩云间。

苍生辛苦何终极,控鹤仙人云不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17:17

原文展示:

入武夷山二首
作者: 熊禾 〔宋代〕

试问山中亦何好,
见山便自喜居山。
不堪造物半生役,
枉使男儿百岁闲。
天柱沈冥阴雨外,
幔亭缥渺彩云间。
苍生辛苦何终极,
控鹤仙人云不还。

白话文翻译:

试问山中有什么好处呢?
只要能见到山,便已心满意足。
不堪忍受造物的半生劳作,
白白让男子在世间虚度百岁。
天柱山沉没在阴雨之外,
幔亭在缥缈的彩云之间。
苍生的辛苦何时才能结束?
控鹤的仙人早已不再归还。

注释:

字词注释:

  • 试问:试着询问。
  • 不堪:无法忍受。
  • 造物:指自然或上天的造化。
  • 控鹤:指仙人控驭仙鹤,寓意超凡脱俗。

典故解析:

  • 控鹤仙人:源自道教文化,仙人能够驭使仙鹤,象征着超越尘世的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禾,宋代诗人,作品多富有哲理,擅长描写山水景物,其诗风洒脱而深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游武夷山之际,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世俗繁杂的反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篇以疑问句引出主题,显示出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与思考。接着,诗人反思了人生的意义,感慨人在世间的劳作与虚度,表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后半部分则通过描绘天柱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然的气氛,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最后,诗人以“控鹤仙人云不还”结尾,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渴望能够逃离人间的苦难。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通过景象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探讨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试问山中亦何好:诗人以问句开篇,表现出对山中生活的疑问与期待。
  2. 见山便自喜居山:只要能见到山,便感到高兴,显示出对自然的热爱。
  3. 不堪造物半生役:指对人生劳作的无奈和不满。
  4. 枉使男儿百岁闲:感叹男子在世间白白消磨时光。
  5. 天柱沈冥阴雨外:描绘天柱山在阴雨中的沉寂,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
  6. 幔亭缥渺彩云间:描绘山间云雾,表现出一种轻盈与梦幻的感觉。
  7. 苍生辛苦何终极:人们的辛苦生活何时才能结束,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怀。
  8. 控鹤仙人云不还:表达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世间的生活比作劳作,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天柱沈冥阴雨外,幔亭缥渺彩云间”,展现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世间辛劳与虚度的深沉思考,展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然与宁静。
  • 天柱山:代表着高耸的理想与追求。
  • 控鹤仙人: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追求自由与解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试问山中亦何好”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山的赞美
    • B. 对生活的疑问
    • C. 对朋友的思念
  2.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控鹤仙人”指的是什么?

    • A. 普通人
    • B. 仙人
    • C. 农民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熊禾的《入武夷山二首》和王维的《终南山》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人生的思考,但熊禾更注重表达对世俗生活的不满,而王维则更突出宁静与和谐的境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史》
  • 《熊禾作品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杨柳枝 其四 杨柳枝 其三 杨柳枝 其二 杨柳枝 其一 杨柳枝 其一 杨柳枝·谁识天边一井金 杨柳枝词 杨柳枝·簌簌花飞一雨残 杨柳枝 一翦梅(送冯德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临临 规行矩止 顽艳 条结尾的成语 彩凤随鸦 井井有条 千条万绪 丿字旁的字 莘莘将将 鬥字旁的字 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抖擞精神 调朱弄粉 耂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雷辗 单耳刀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