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4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42:03
莫厘远眺
作者: 吴百生〔宋代〕
金庭隔尘耸,
玉柱插天浮。
石古不知岁,
溪虚长欲秋。
绣重红错翠,
锦簇阁兼楼。
望里三州远,
吟边松月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眺的场景:金色的庭院高耸入云,洁白的玉柱直插天际。古老的石头似乎不知时间的流逝,溪水宁静地流淌,仿佛在等待着秋天的到来。绣花般的红色与翠绿色交错,华丽的建筑如同锦缎般聚集在一起。远望之处,三州的景色遥远而迷人,吟唱的声音在松树和明月之间回荡。
作者介绍:吴百生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展现自然的美与人文的情思,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吴百生游览时,受自然景观的启发,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融合了自然与人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莫厘远眺》是一首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对遥远景色的憧憬与思考。开篇以“金庭隔尘耸,玉柱插天浮”二句描绘出一个雄伟壮丽的场景,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下来的“石古不知岁,溪虚长欲秋”则通过对时间流逝的哲学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永恒的敬畏。
诗中“绣重红错翠,锦簇阁兼楼”描绘了繁华美丽的花园,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人文的繁荣。最后两句“望里三州远,吟边松月留”则将视野推向远方,表达了对更广阔世界的向往,同时通过吟唱的意象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整首诗通过对景的描写,融入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与生命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情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典雅而充满哲理的诗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如“金庭”“玉柱”以象征建筑的宏伟,增强了画面感;“吟边松月留”则通过拟人化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写,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金庭”意指什么?
A. 高耸的山峰
B. 华丽的庭院
C. 古老的建筑
“绣重红错翠”中的“绣重”指什么?
A. 颜色鲜艳
B. 结构复杂
C. 人工装饰
“望里三州远”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向往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进一步理解诗词的背景及其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