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3:37
又雨
作者: 高淑曾 〔清代〕
雨气掩晴霓,苍然到远堤。
云飞迷旧壑,花落葬新泥。
错莫倚虚幌,沈吟闻暮鸡。
莫教禾黍尽,野老重含凄。
又下雨了,雨气遮掩了晴朗的彩虹,远处的堤岸在雨中显得苍茫。
云彩飞掠,迷离了旧时的山谷,花瓣飘落,葬入新泥土中。
不要再倚靠那虚幻的帷幕,沉吟间听见暮鸡的鸣叫。
不要让禾苗和黍米都枯竭,田野里的老人重又感到凄凉。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其中的意象和情感体现了对自然变化、时光流逝和农田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忧虑。
作者介绍:高淑曾,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见称,她的作品常常融入对生活的观察与哲思,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多雨的季节中创作,诗人通过描绘雨后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流逝和乡村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
《又雨》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感的诗。诗的开头以“雨气掩晴霓”入题,描绘了雨天的阴沉与美好的对比,给人以一种失落感。接着,诗人通过“云飞迷旧壑,花落葬新泥”的意象,生动展现了自然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花瓣的凋落似乎在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后两句则转向对生活的反思,诗人以“错莫倚虚幌”提醒自己不要沉迷于虚幻的事物,听到“暮鸡”的鸣叫,似乎又将自己拉回现实生活中。最后一句“莫教禾黍尽”则暗藏着对农业生产的忧虑,寓意着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传达了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的艰辛,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忧虑,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敏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晴霓”指的是什么?
A. 彩虹
B. 雨
C. 太阳
诗人对“禾黍”的态度是?
A. 忽视
B. 关注
C. 喜欢
“沈吟闻暮鸡”中的“暮鸡”象征着什么?
A. 早晨
B. 傍晚的生活气息
C. 自然的安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