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8:58
流水斜阳外,村墟杳霭间。
何年遗片石,终古爱眉山。
阳羡田空没,兰陵宅易还。
耦耕吾所乐,风雅自相关。
在斜阳下,流水流淌,村庄隐没在薄雾之间。
哪一年遗留下这一块石头,直到永远我仍然爱着眉山。
阳羡的田地已经淹没,兰陵的宅子也容易归还。
耦耕是我所乐于的,文雅的事物自然是相互关联的。
苏滨,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经济逐渐繁荣、文化日渐兴盛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以田园风光和人情世故为题材,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苏墅》创作于苏滨对故乡的眷恋与思考之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乡村生活,表达了对乡土的深情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苏墅》以四句构成,展现了清代诗人的田园情怀与对故乡的深沉眷恋。诗的开头“流水斜阳外,村墟杳霭间”,以清丽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场景,给人以悠然自得之感。流水与斜阳的结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
接下来的“何年遗片石,终古爱眉山”,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故乡的无尽热爱。眉山作为一个具体的地名,承载着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令人感受到那种永不褪色的眷恋。
“阳羡田空没,兰陵宅易还”则体现了一种对现实的思考。田地的空没与宅子易还,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人事的变迁,反映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珍视与对安稳生活的渴望。
最后一句“耦耕吾所乐,风雅自相关”则提升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耦耕不仅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更体现了诗人对简单、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风雅与耦耕的结合,表明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生活方式,浑然天成,浑然一体。
整首诗表现了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以及对理想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歌颂自然美的同时,也在思考生活的无常与人生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阳羡”指的是哪个地方?
A. 田地
B. 山脉
C. 村庄
D. 湖泊
“耦耕”指的是什么?
A. 单独耕作
B. 夫妻共同耕作
C. 机械化耕作
D. 休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忆故乡
B. 对战争的反思
C. 对未来的展望
D. 对爱情的渴望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苏滨的《苏墅》同样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苏滨更加强调对故乡的情感与历史的追忆。而陶渊明则更偏重于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宁静。两者在主题上相似,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