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2:29
讵谓灯阑夕,烟花集绮筵。
千门仍火树,九陌尚钧弦。
节去邀欢住,春明结社连。
分题怜此会,刻烛为谁燃。
怎能说这是灯下的夜晚呢?烟花正盛,华丽的筵席上热闹非凡。
千家万户的门前依旧灯火辉煌,街道上乐声悠扬。
节日的欢庆已然结束,春光明媚之时我们聚集在一起。
写下这篇诗文是为了怀念这次聚会,烛光燃烧又是为谁呢?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灯阑夕”与古代灯节、元宵节相关,常用于描绘节日的欢庆场景。“春明结社”则可以与古代文人雅集的风气相联系,表达对春天和聚会的渴望。
何其伟,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风气的关注,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
此诗创作于正月十八,正值元宵节前后,灯会盛行,诗人以此为背景,描绘了热闹的灯宴场景,反映出人们对节日的热情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灯会的热闹景象,展现了人们对欢聚时光的向往和对节日气氛的渴望。开头两句以“灯阑夕”和“烟花集绮筵”引入,生动地描绘了灯光和烟花交织的美丽夜景,营造出一种节日的喜庆氛围。接下来的“千门仍火树,九陌尚钧弦”通过对灯火辉煌和乐声悠扬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热闹的气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开始反思节日的结束与欢聚的短暂,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刻烛为谁燃”则引发了深思,既是对烛光的追问,也是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既有对欢乐时光的珍惜,也有对孤独的隐含感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节日的喜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对灯会的描绘,表达了对欢聚时光的珍惜与对节日氛围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际关系的深思,反映了人们在欢庆与孤独之间的情感挣扎。
诗中“节去”指的是什么?
诗中“千门仍火树”意味着什么?
“刻烛为谁燃”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