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方叔游法轮寺三首》

时间: 2025-07-31 08:56:58

诗句

一别三四日,已怀千万情。

醒心亭下水,先作夜吟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8:56:58

原文展示

寄方叔游法轮寺三首

一别三四日,已怀千万情。
醒心亭下水,先作夜吟声。

白话文翻译

离别已经三四天,心中已怀万千情思。
在醒心亭下,水面上先有了夜晚吟唱的声响。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别:一次离别。
  • 三四日:三四天,表示时间的短暂。
  • 怀:怀念、思念。
  • 千万情:形容思念之情非常深厚。
  • 醒心亭:亭子名称,可能是诗人游玩的地方。
  • 夜吟声:夜晚吟唱的声音。

典故解析:

  • 法轮寺:寺庙名称,可能与佛教有关,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场所。
  • 醒心亭:常见于古代诗词中,意指让人清醒心灵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与朋友方叔分别之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法轮寺可能是两人曾游玩的地方,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离别后的思绪。开头两句以“离别”作为引子,突出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加深,显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已怀千万情”一语,表达了那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思念之情,简约却深刻。接着,诗人描绘了“醒心亭下水”的宁静场景,水面上回荡着夜吟声,仿佛是思念的化身。夜晚的吟唱声,既有感伤的情调,又透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十分细腻,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别三四日:指离别已经几天,强调时间的短暂。
  2. 已怀千万情: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已经达到极点。
  3. 醒心亭下水:描绘了醒心亭下的宁静水景,暗示内心的安宁与思索。
  4. 先作夜吟声:水面上的吟唱声,象征着思念的情感已在夜晚中悄然流淌。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相互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水面、夜吟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孤独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思索着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流动的时间与思绪。
  • :代表着宁静的思考与回忆的场所。
  • :寓意着孤独、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离别了几天?

    • A. 一天
    • B. 三四天
    • C. 七天
  2. 诗中提到的亭子名字是什么?

    • A. 清心亭
    • B. 醒心亭
    • C. 明心亭
  3.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思念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李白更多的是借景抒情,展现壮阔的历史感,而姜特立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

相关查询

寒食南宫夜饮 留别逢吉 咏史三 野轩 送二同年使北·吕济叔 送向防禦 送王书记之官永兴 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喷玉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炮座 眉眼如画 大字旁的字 粉妆玉琢 彤庭 锦天绣地 屋上建瓴 韋字旁的字 存结尾的成语 采字旁的字 包含藏的词语有哪些 鹵字旁的字 眉扬气吐 乛字旁的字 殚精极虑 取民愈广 气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