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3:22
寄郓城萧处士 王禹偁 〔宋代〕
收藏家谱恐人寻,雨笠烟蓑自称心。 夜踏月华三迳小,晓耕秋色一犂深。 庭园纵窄犹栽药,活计虽贫不卖琴。 应笑区区未名客,九衢尘土满衣襟。
我珍藏的家谱恐怕被人寻觅,戴着雨笠披着烟蓑,这样的生活让我心满意足。 夜晚踏着月光走过三条小径,清晨在秋色中耕作,犁出的土沟深邃。 即使庭院狭窄,我仍种植药材,尽管生活贫困,我却不卖掉我的琴。 应该嘲笑那些微不足道的无名之辈,他们在繁华的街道上,衣襟沾满了尘土。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此诗是王禹偁寄给郓城(今山东郓城)的萧处士的作品,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创作背景: 王禹偁在北宋时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但他对官场的腐败和世俗的纷扰感到厌倦,因此多次辞官归隐。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简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中,“雨笠烟蓑自称心”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雨天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田园生活,这种生活让他感到心满意足。“夜踏月华三迳小,晓耕秋色一犂深”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夜晚踏月、清晨耕作的田园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劳动的尊重。最后两句“应笑区区未名客,九衢尘土满衣襟”则对比了作者的隐逸生活和世俗的纷扰,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通过描绘作者的田园生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的尊重和对艺术的执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雨笠烟蓑”象征什么? A. 田园生活 B. 战争生活 C. 官场生活 D. 商业生活
诗中“九衢尘土”比喻什么? A. 田园生活 B. 战争生活 C. 官场生活 D. 商业生活
诗中“夜踏月华三迳小”描绘了什么情景? A. 夜晚散步 B. 清晨耕作 C. 白天读书 D. 夜晚宴会
诗中“活计虽贫不卖琴”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执着? A. 艺术 B. 金钱 C. 权力 D. 名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王禹偁《寄郓城萧处士》的详细解析和相关资料推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