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4:30
原文展示:
麻姑亲采扶桑木,镂脆排焦其数六。双成捧立王母前,曾按瑶池白云曲。几时流落来人间,梨园部中齐管弦。管弦才动我能应,知音审乐功何全。吴宫女儿手如笋,执向玳筵为乐准。数声慢,仙人履齿下云栈,老狐腊月渡黄河,缓步轻轻踏冰片。数声急,空江雹打渔翁笠,鲛人泣对水精盘,满把珠玑连泻入。划然一声送曲彻,由基射透七重札。金罍冷落闃无闻,陇头冻把泉声绝。律吕与我数自齐,丝竹望我为宗师。总驱节奏在术内,歌舞之人无我欺。所以唐相牛僧孺,为文命之为乐句。
白话文翻译:
麻姑亲自采集扶桑木,雕刻成六块拍板。双成在王母面前捧着,曾经演奏过瑶池的白云曲。不知何时流落到人间,在梨园乐队中与管弦乐器一同演奏。管弦乐声一响我就能应和,知音者审听音乐的功夫何其全面。吴宫的女子手如笋尖,拿着拍板在宴会上作为音乐的标准。几声缓慢,如同仙人走在云栈上,老狐狸在腊月渡过黄河,轻步踏在冰片上。几声急促,如同空江上冰雹打在渔翁的斗笠上,鲛人在水晶盘前哭泣,珍珠般的眼泪连绵不断地落下。突然一声结束曲子,如同由基射穿七层铠甲。金罍冷清无声,陇头的泉水因冰冻而无声。音律与我自相一致,丝竹乐器以我为宗师。总能掌控节奏在技艺之内,歌舞之人不会欺骗我。因此唐代的宰相牛僧孺,将我命名为乐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生活细节,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拍板谣》通过对拍板的描述,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作者对音乐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王禹偁对音乐有深刻体验后创作的,通过对拍板的描述,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技艺的自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拍板的描述,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作者对音乐的深刻理解。诗中,“麻姑亲采扶桑木”和“双成捧立王母前”等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赋予拍板以神秘和高贵的气质。而“管弦才动我能应”和“律吕与我数自齐”等句,则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敏感和掌控能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拍板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拍板的描述,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作者对音乐的深刻理解。诗中,作者通过对拍板的赞美,体现了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音乐技艺的自信和对音乐的敏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麻姑”是: A. 古代神话中的仙女 B. 唐代宰相 C. 吴宫女儿 D. 梨园部中的乐师
诗中提到的“扶桑木”是: A. 传说中的神木 B. 古代乐器 C. 宫廷宴会的装饰 D. 梨园部中的乐谱
诗中提到的“双成”是: A. 仙女董双成 B. 唐代宰相 C. 吴宫女儿 D. 梨园部中的乐师
诗中提到的“瑶池白云曲”是: A. 传说中的仙乐 B. 唐代宰相的作品 C. 吴宫女儿的歌曲 D. 梨园部中的乐谱
诗中提到的“牛僧孺”是: A. 古代神话中的仙女 B. 唐代宰相 C. 吴宫女儿 D. 梨园部中的乐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