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5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51:21
点绛唇
作者: 邓有功 〔宋代〕
卷上珠帘,晚来一阵东风恶。
客怀萧索。看尽残花落。
自把银瓶,买酒成孤酌。
伤漂泊。知音难托。
闷倚阑干角。
将珠帘卷起,傍晚时分,东风吹来一阵恶劣的天气。
我的心情十分萧索,眼看着残花纷纷落下。
我独自拿着银瓶,买酒来独自饮酒。
感叹自己漂泊不定,知音难以倾诉。
无聊之际,靠在栏杆的角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知音难托”可追溯至古代名曲《阳春白雪》的典故,强调知音相交的难得与珍贵。
作者介绍: 邓有功,宋代词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生活的思考为主,风格清新,感情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诗人漂泊之际,表达了在动荡时局中孤独的心境和对友人的思念。
《点绛唇》是一首深具抒情意味的词作,初读时,便能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孤独与伤感。开篇“卷上珠帘”,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但随即转入“晚来一阵东风恶”,自然界的恶劣天气与词人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内心的萧索与无奈。随着“看尽残花落”的描写,词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残花落尽,似乎正映照着他心中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落。
接下来,词人自酌的场景揭示了他对孤独的无奈与抗争。“自把银瓶,买酒成孤酌”,这一句不仅表达了他对酒的寄托,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两句“伤漂泊,知音难托”,更是直露出词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与对知音的渴望,结尾“闷倚阑干角”则进一步表现出他无所依托的孤寂状态。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深切地引发读者的共鸣。
逐句解析:
卷上珠帘,晚来一阵东风恶。
词人卷起窗帘,晚风却冷酷,暗示着外界环境对内心的影响。
客怀萧索。看尽残花落。
词人感到孤独无助,看到花朵凋零,产生了对往昔的怀念。
自把银瓶,买酒成孤酌。
词人独自饮酒,借酒浇愁,体现了其孤独的生活状态。
伤漂泊。知音难托。
对漂泊的感伤,强调了知音的稀缺,内心渴望倾诉的情感。
闷倚阑干角。
最后通过倚靠栏杆的姿态,表现出无聊和孤独。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词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慨与对知音的渴望,反映了人在社会动荡中所感受到的漂泊与无奈。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深刻地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孤独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词中提到的“东风恶”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自把银瓶,买酒成孤酌”中“孤酌”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知音难托”体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