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点绛唇(集句)》

时间: 2025-05-06 02:26:04

诗句

雨歇方塘,清圆一一风荷举。

舣舟南浦。

忘却来时路。

醉拍春衫,便欲随君去。

犹回顾。

阿蛮樊素。

更有留人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6:04

原文展示:

雨歇方塘,清圆一一风荷举。舣舟南浦。忘却来时路。醉拍春衫,便欲随君去。犹回顾。阿蛮樊素。更有留人处。

白话文翻译:

雨停之后,平静的湖面上,清澈的圆荷被微风轻轻托起。我把船停靠在南岸,已然忘却了来时的路。醉意朦胧中轻拍春衫,心中只想随你而去。回头望去,阿蛮的素雅身影,更有那留人之处。

注释:

  • 方塘:指方形的池塘,诗中用来描绘雨后平静的水面。
  • 风荷举:荷花在风中轻轻摇动,形象生动。
  • 舣舟:停船的意思。
  • 南浦:南边的渡口。
  • 阿蛮:可能指的是美丽的女子,带有亲昵的称呼。
  • 樊素:樊素是古代对女子的称谓,意指素雅、清丽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泽民,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在词坛上享有一定的声誉,风格多以婉约细腻见长,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一个雨后初霁的时刻,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人的思恋。诗中通过自然景象描绘,深刻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不舍。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后清新的场景,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氛围。开头的“雨歇方塘,清圆一一风荷举”不仅描绘了雨后湖面的美景,更通过“清圆”的荷花,象征着纯净的感情。词人通过“舣舟南浦”表达了对归属的渴望,而“忘却来时路”则揭示了在美好情感面前,时间和空间的消逝。

诗中的“醉拍春衫,便欲随君去”传达了词人对爱人的强烈向往与依恋,醉意中轻拍衣衫的动作,似乎表达了一种无拘无束的洒脱与痴迷。而最后的“犹回顾,阿蛮樊素”则在描绘美人形象的同时,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难舍。

整首词通过自然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爱情的深刻理解,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歇方塘:雨停后,池塘的水面平静如镜,暗示了一种宁静的美好境界。
  • 清圆一一风荷举:清澈圆润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曳,传达出一种生机与活力。
  • 舣舟南浦:在南边的岸边停船,暗示着归属感。
  • 忘却来时路:在美好的时光中忘却了过去的烦恼与方向。
  • 醉拍春衫:醉意朦胧中轻轻拍打着春衫,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情感。
  • 便欲随君去:希望能够跟随心爱的人,表达了强烈的情感渴望。
  • 犹回顾:回头眺望,留恋的情感显而易见。
  • 阿蛮樊素:美人的形象,展现了对爱的向往。
  • 更有留人处:暗示还有更多的美好时光值得留恋。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风荷举”中的拟人手法使得自然景象更加生动。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传递出一种对爱情的向往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洗涤与新生。
  • :代表纯真与美好。
  • :象征着人生的旅程。
  • 南浦:指向归属与情感的寄托。
  • 阿蛮:美丽的女子,象征着爱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歇方塘”是什么意思?

    • A. 雨停后的湖面
    • B. 雨中游玩的场景
    • C. 雨后的山林
  2. “醉拍春衫”中的“醉”指的是什么状态?

    • A. 醉酒
    • B. 醉心
    • C. 醉意朦胧
  3. 诗中提到的“阿蛮”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美丽的女子
    • C. 一种动物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 柳永的《雨霖铃》:通过对雨夜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对离别情感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历代诗词名作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十用喜雪韵四首 占春亭即事三首 满江红·丹桂重开 水调歌头 其五 再用前韵 五用喜雨韵三首 古风一首送常明仲还里社 和丁丞相 南乡子·黄耳讯初收 四五用喜雪韵四首 贺新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苕的词语有哪些 弓字旁的字 金玉良言 不戏 石犷 尸字头的字 饮水栖衡 先难后获 脯脍 抱玉握珠 省略 足字旁的字 明明庙谟 反犬旁的字 包含傻的词语有哪些 生字旁的字 舀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