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9:03
点绛唇
辛弃疾 〔宋代〕
身后功名,古来不换生前醉。青鞋自喜。不踏长安市。竹外僧归,路指霜钟寺。孤鸿起。丹青手里。剪破松江水。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冷漠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身后所获得的功名,与生前的欢愉相比,早已无法互换。穿着青鞋,心中自感欣喜,不愿踏入长安这繁华之地。竹林之外,一位僧人归来,路途指向霜钟寺。孤独的鸿雁飞起,手中画笔描绘着美丽的松江水。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将领。他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他的词作多描写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的结合,风格独特。
《点绛唇》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个人遭遇挫折之际。此时,作者对功名利禄产生了深刻的反思,转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诚的生活。
这首《点绛唇》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词句,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独特领悟。开篇以“身后功名”引入,诗人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漠,认为生前的欢乐远比死后的荣誉更为重要。接着,词中通过“青鞋自喜”,展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繁华世界的拒绝,体现了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竹外僧归,路指霜钟寺”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归属与安宁。孤鸿的起飞,象征着孤独和独立,似乎在诉说着作者对世俗的超越与追求内心的自由。最后一句“剪破松江水”,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艺术追求的情怀。
整首词字句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辛弃疾在面对人生和历史时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功名与人生价值,强调生前的欢愉和内心的追求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
辛弃疾的《点绛唇》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人生意义的反思
C. 对爱情的赞美
“竹外僧归,路指霜钟寺”中的“霜钟寺”指的是:
A. 一座名胜古迹
B. 诗人心灵的归宿
C. 现实中的寺庙
“青鞋自喜”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奢华
B. 拒绝繁华
C. 忍受孤独
以上内容为《点绛唇》的详细解析和学习材料,希望能对您理解这首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