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金山》

时间: 2025-04-30 23:53:20

诗句

杨柳堤边看渡船,金山山上访金仙。

一江风起尘扬海,两岸潮来浪拍天。

龙化老人频问法,狐为少妇窃听禅。

此机何与书生事,且借方床熟昼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53:20

原文展示:

杨柳堤边看渡船,金山山上访金仙。
一江风起尘扬海,两岸潮来浪拍天。
龙化老人频问法,狐为少妇窃听禅。
此机何与书生事,且借方床熟昼眠。

白话文翻译:

在杨柳堤边观看渡船,来到金山山上寻找金仙。
江面上风起尘扬,海浪拍打着两岸。
龙化老人频频问我道理,狐妖化作少妇窃听我的禅理。
这事与书生有什么关系,还是借着方床熟睡一觉吧。

注释:

字词注释:

  • 渡船:指过河的小船。
  • 金山:这里指的是传说中有金仙居住的山。
  • 龙化老人:传说中的修道者,象征智慧和长寿。
  • :指狐狸,常常象征狡诈或变化,化作女性形象。
  • 此机:此事,指前面的机缘。
  • 书生:指读书人或文人。
  • 方床:指四方形的床,古时常用来休息。

典故解析:

  • 金仙:道教中指高人,通常与长生不老的理想相关。
  • 龙化老人:源于道教文化,象征修道得道的智慧。
  • 狐为少妇:反映了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妖精化身情节,暗示女性的神秘与狡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是宋代的诗人,生于1074年,卒年不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写山水景色与道教思想,作品中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文化繁荣与道教信仰盛行的年代,诗人通过描绘金山的神秘与自然景色,表达对道教哲学的向往与思考。

诗歌鉴赏:

《金山》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结合的诗作,诗中通过杨柳堤边的渡船、金山的神仙和江潮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道教文化的深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天一色的江面,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在诗的开头,诗人站在杨柳堤边,目睹渡船的悠然,心中涌起对金山的向往。这里的渡船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神仙之间的桥梁。接着,诗人描述江风起时,尘土飞扬,潮水拍打着岸边,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自然画面,展现出自然的力量和壮丽。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龙化老人与狐妖,暗示着道教中的智慧与幻化的主题。龙化老人频问法,反映了对智慧的追求,而狐妖化作少妇则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与神秘。最后,诗人以“此机何与书生事”表达了对世俗事物的淡然与超脱,决定借着方床沉睡,体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道教思想的探讨,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又富有哲理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道教文化的认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杨柳堤边看渡船:描绘诗人在春日的杨柳堤边,悠闲地观看渡船,展现轻松自然的情景。
  2. 金山山上访金仙:表达诗人对金山的向往,暗示寻求智慧与长生不老的理想。
  3. 一江风起尘扬海:形象地描绘江面上风起,尘土飞扬的场景,增强了自然的动感。
  4. 两岸潮来浪拍天:描绘潮水拍打岸边的壮观场景,展现出大自然的力量。
  5. 龙化老人频问法:提及道教的老人,象征智慧,强调对道理的探求。
  6. 狐为少妇窃听禅:狐狸化为少妇,暗示神秘与狡诈。
  7. 此机何与书生事:反问这件事情与书生有什么关系,体现出对世俗的超然。
  8. 且借方床熟昼眠:诗人选择宁静地休息,表现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金山与金仙的比喻,象征追求的理想。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杨柳堤边”和“金山山上”,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道教哲学的探求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心灵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春天、生命与柔情。
  • 金山:象征理想与追求,暗示道教的长生不老。
  • 渡船:象征人生的旅途与过渡。
  • 龙化老人:象征智慧与修道的理想。
  • :象征神秘与变化,隐喻人性中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山”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理想与追求
    C. 自然景观

  2. “渡船”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交通工具
    B. 人与自然的桥梁
    C. 诗人的情感寄托

  3.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超然淡泊
    C. 苦恼彷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与人文,展现李白的豪放与汪元量的淡然。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以豪情壮志描写自然景观,对比汪元量温文尔雅的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道教与文学的交融》

以上是对《金山》这首诗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对你理解诗词提供帮助。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隔浦莲近拍 赏荷同南耕纬云赋 隔浦莲近拍 夏日寓吴门花溪草堂与西溟夹水而居赋示西溟 隔浦莲近拍 暮秋江上偶步万佛林即黄介子先生旧宅 隔浦莲近拍 夏日村居 隔浦莲近拍 饮小三吾亭前古梅下 隔浦莲近拍 重午与朱师佟老同赋 隔浦莲近拍 三月三日,黄园小集话旧,晦闻不终会先归 隔浦莲近拍 和六生湖舟雪夜闻雁 隔浦莲近拍 威廉 詹姆士《实用主义》读毕戏题 隔浦莲近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捷雷不及掩耳 尣字旁的字 不明不暗 侠情 史绩 百步穿杨 子母相权 噬结尾的成语 寤合 爻字旁的字 蟠胸 包含倒的词语有哪些 儿字旁的字 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远眺 包含咔的词语有哪些 立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取信于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