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3:32
题鹤鸣山
作者: 杜光庭 〔唐代〕
五气云龙下泰清,
三天真客已功成。
人间回首山川小,
天上凌云剑佩轻。
花拥石坛何寂寞,
草平辙迹自分明。
鹿裘高士如相遇,
不待岩前鹤有声。
这首诗描绘了鹤鸣山的清幽与高远,诗人感叹天地之大,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五气云龙的庇护下,山水显得格外清澈,三位真客在此已达成其志,回望人间时,山川显得渺小。天上高悬的剑佩如同轻盈的云彩。花丛围绕着石坛显得寂寞,草地上却留下了清晰的足迹。若有高士相遇,便不必等到岩前的鹤鸣声。
作者介绍:杜光庭,唐代道士,诗人,以道教文化为根基,诗风清新脱俗,常描绘自然山水及道教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游览鹤鸣山时,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士理想的向往,反映了道教思想的影响。
《题鹤鸣山》通过描绘山水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与对人间浮华的淡泊。前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人间与天上、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修行、追求真理的向往。特别是“人间回首山川小,天上凌云剑佩轻”一句,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在后四句中,诗人借助花草与石坛的描写,体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表达了对孤独高士的向往与敬仰,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在整体结构上,诗歌层次分明,以自然景观为主线,巧妙地融合了哲理思考,展现了道家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道教思想,以及对高士生活的向往与敬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真客”主要指什么?
诗人通过何种手法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待岩前鹤有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