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1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15:49
原文展示:
峄阳桐杵鸣,莲岳石砧平。
待谁相应节,要自不胜情。
吹衣风稍急,吊影月微明。
会有不眠客,听此断肠声。
白话文翻译:
峄阳的桐杵在鸣响,莲岳上的石砧显得平坦。
我在等待着谁来应和这个节奏,但我自己却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
微风轻轻吹动衣物,月光下的影子也显得微弱。
一定会有不眠的客人在这里,聆听这凄凉的声音。
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思念的深刻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贺铸,字希白,号东洲,宋代著名词人,因其诗词风格清新、婉约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某个孤独的夜晚,诗人可能在某个特定的场合中,面对宁静的夜空与微风,思念亲友或情人,因而产生了这些情感。
诗歌鉴赏:
《拟南梁慧偘法师独杵捣衣》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首句“峄阳桐杵鸣”以自然之声引入,给人一种寂静而又清新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而“待谁相应节”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诗人期待有人与之共鸣,然而却发现自己只能独自承受内心的情感。接下来的“吹衣风稍急”和“吊影月微明”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微风的轻柔,似乎在描绘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绪。最后一句“会有不眠客,听此断肠声”则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暗示在这寂静的夜晚,总有人与自己有着相似的感受,彼此在孤独中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陪伴与共鸣的渴望,流露出深深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孤独与美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桐杵”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A. 木头
B. 石头
C. 金属
D. 竹子
“待谁相应节”中的“应”字最接近的意思是?
A. 回答
B. 相同
C. 伴随
D. 尊重
诗中提到的“会有不眠客”暗示了什么?
A. 孤独的人
B. 快乐的人
C. 忙碌的人
D. 富有的人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贺铸的《拟南梁慧偘法师独杵捣衣》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但贺铸更侧重于自然与内心的结合,而李清照则以更细腻的情感描绘生活的点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