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5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58:05
寄浙西张廉访二首 其二
作者: 汪泽民 〔元代〕
昔献明经策,因知侍御贤。
陈蕃能解榻,文举乃忘年。
花柳春城外,湖山玉节前。
观风应有作,莫惜野人传。
我曾献上明经策,因而知道你是一位贤德的侍御。
陈蕃能在榻上解忧,文举却与我忘却了岁月。
花柳盛开的春天在城外,湖山秀丽的佳境在节日之前。
观风作诗应该有所作为,不要吝惜野人所传的诗篇。
作者介绍: 汪泽民,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闻名。他生活在一个社会变革的时期,文化和思想活跃,推动了诗歌的多样化发展。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汪泽民与张廉访的交往过程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意象,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精神的崇敬。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友谊、思念与文学创作的主题。诗人首先通过回忆自己的经历,表现出对张廉访的敬重和赞美,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接着,诗人将古代文人的风范与自身的处境结合,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诗中提及的陈蕃与文举,既是古代文人的象征,也暗示了诗人期望追随前辈的志向。最后,诗人倡导在自然中寻找灵感,鼓励创作,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体现了元代诗人在社会变革中仍坚守文化自信的精神风貌。
逐句解析:
昔献明经策,因知侍御贤。
通过献策的经历,得知张廉访的才智与品德。
陈蕃能解榻,文举乃忘年。
引用历史人物以说明文人解忧的能力,表达个人对友谊的珍视。
花柳春城外,湖山玉节前。
描绘春天的美景,暗示诗人的创作灵感源于自然。
观风应有作,莫惜野人传。
鼓励在观察自然中创作,并重视民间传承的文化。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友人的寄托,表达了对文学创作和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精神的认同与追求。
诗词测试:
汪泽民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陈蕃”以什么著称?
a) 诗歌才华
b) 解忧的能力
c) 政治才能
d) 书法成就
诗人鼓励在创作中应如何看待民间文化?
a) 忽视
b) 尊重
c) 反对
d) 不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