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诃林送区启图应试北上 其一》

时间: 2025-05-07 07:27:32

诗句

歌舞文明五色同,可知丹穴胜河东。

时名群季偏相亚,藜阁依然任火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7:32

原文展示:

歌舞文明五色同,可知丹穴胜河东。
时名群季偏相亚,藜阁依然任火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歌舞文化的繁荣,五彩斑斓的景象可见一斑,足以显示丹穴(指丹田,意为修炼之处)超越河东地区的胜利。时人之间的名声相互较量,虽各有高低,但藜阁(指道教的修行场所)依然能够抵御外来的攻击。

注释:

  • 歌舞文明:指的是以歌舞为代表的文化活动,体现当时社会的繁华与多彩。
  • 丹穴:道教用语,指修炼内丹的地方,象征着修炼的成果与成就。
  • 河东:古代地名,指的是今山西省东部,常用来指代一个文化区域或地方。
  • 群季:指的是当时的名士或才俊。
  • 藜阁:道教的修行场所,象征道教文化的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壮,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诗歌作品流传于世,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文化繁荣的时期,社会各界涌现出许多诗人和文化名士。作者表达了对当时文化繁荣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道教文化的影响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的文化繁荣与道教的深厚底蕴。开篇的“歌舞文明五色同”,生动地描绘了歌舞文化的繁荣,暗示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接着,诗人用“可知丹穴胜河东”来突出道教修炼的优势,表明了道教在当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时名群季偏相亚”则反映了当时士人之间的竞争与较量,表达了对文化名士的敬仰与思索。而结尾一句“藜阁依然任火攻”,则用藜阁象征道教文化的坚韧,暗示虽然外界环境艰难,但道教文化依然屹立不倒,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持久的生命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文化的热爱与对道教的尊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歌舞文明五色同:描绘了五彩斑斓的歌舞文化,象征着繁荣与多样性。
  2. 可知丹穴胜河东:强调道教修炼的重要性,显示出其文化价值之高。
  3. 时名群季偏相亚:反映士人之间的竞争,名声的高低相对较量。
  4. 藜阁依然任火攻:强调道教文化的坚韧,即使面临外界压力,也始终不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丹穴”与“河东”进行比较,突出道教文化的独特性。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文化繁荣与道教的坚韧,反映了诗人对文化的热爱与对道教的尊重,表达了文化自信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歌舞:象征着文化的繁荣与活力。
  • 丹穴:象征道教的修炼与精神追求。
  • 藜阁:象征着道教文化的坚韧与不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丹穴”是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道教修炼的地方
    • C. 一座山峰
  2. “歌舞文明五色同”中的“五色同”指的是什么?

    • A. 不同的文化
    • B. 五种颜色的舞蹈
    • C. 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3. 藜阁在诗中象征了什么?

    • A. 道教的修行之所
    • B. 竞争的场所
    • C. 文化的衰退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二者都展现了自然与文化的交融,但本诗更强调道教文化的影响力,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道教文化与明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晓霁 精舍 至西宁下城峒奉访庞卯君五丈 广贤曾堂宾出示先世手墨敬题廿八字 秋兴十首 其六 秦洞 送蒋敬之甥归湘 车上偶然得句 房陵十首 哭孙太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放诞风流 包含侥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心闲体正 相去万里 纷溶 不教而诛 至字旁的字 环林璧水 盗用 叙阶 老相好 三框儿的字 四字头的字 绝对误差 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