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岳》

时间: 2025-05-04 11:43:22

诗句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曾 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3:22

原文展示: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话文翻译:

岱宗(泰山)究竟是怎样的?齐鲁大地的青色山峦依然没有尽头。
大自然的造化赋予了它神奇的秀美,阴阳交替分割了昏暗与清晨。
胸中荡漾着曾经的云彩,眼角余光追随着归鸟的身影。
曾经有机会到达这层次,想要在绝顶之上俯瞰,便能一览众山的渺小。

注释:

  • 岱宗:指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象征着高大与尊贵。
  • 齐鲁:指山东地区,齐国和鲁国的发源地,山水相连。
  • 造化:指自然的力量和创造。
  • 阴阳:古代哲学概念,代表自然界的对立统一。
  • 荡胸:形容心中激荡的情感。
  • 决眦:形容目光锐利。
  • 层会:指高处的聚会,意指高峰。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岱宗”即泰山,代表了中华文化中对山的崇敬与信仰。诗中“曾通层会当凌绝顶”表达了作者渴望攀登高峰、俯瞰众山的豪情,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他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多样,以现实主义著称,常表达对社会的关心与对人民的同情。

创作背景:这首《望岳》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杜甫在动荡中仍然保持对山河的热爱,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望岳》是一首描绘泰山壮丽景色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泰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心中对自然的崇敬与对理想的追求。开篇以设问形式引出主题,表现出对泰山的崇高地位的怀疑与探寻。接着,诗人用“造化钟神秀”来描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展现出泰山的壮丽与神秘。通过“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描写,诗人描绘了自己在自然美景中激荡的心情,表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感。最后一句“曾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渴望攀登高峰、俯瞰众山的豪情壮志,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岱宗夫如何?:开篇以问句引入,表现了诗人对泰山的崇敬与好奇。
    2. 齐鲁青未了:描绘了齐鲁大地的青山绵延不绝,展现出自然的广阔。
    3. 造化钟神秀:强调大自然的造化赋予了山川独特的美。
    4. 阴阳割昏晓: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无常。
    5. 荡胸生曾云:抒发了诗人在壮丽景色中的激动心情。
    6. 决眦入归鸟: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目光的锐利与对自然的热爱。
    7. 曾通层会当凌绝顶:表达了诗人渴望攀登高峰的理想。
    8. 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高处的视野与胸怀,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造化钟神秀”比喻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 对仗:全诗结构整齐,音律和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用“一览众山小”表现出泰山的巍峨,增强了气势。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心中崇高的理想与抱负。

意象分析:

  • 岱宗:象征着高大、崇高的精神追求。
  • 青山:代表着自然的壮丽与永恒。
  • 阴阳:象征着生命的变化与哲学思考。
  • 归鸟:象征着自由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代什么? A. 黄山
    B. 泰山
    C. 嵩山
    D. 华山

  2. 诗中“造化钟神秀”所表达的意思是:
    A. 自然的力量
    B. 自然的美
    C. 自然的威严
    D. 自然的变化

  3. “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卑
    B. 自豪
    C. 悲伤
    D. 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望岳》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杜甫通过对泰山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而王之涣则通过对楼阁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两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都充满了豪情壮志,但风格与意象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注释

岱(dài)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荡胸生曾(céng)云,决眦(zì)入归鸟。( 曾 通:层)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决眦: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眼儿媚 眼儿媚 眼儿媚 前题 眼儿媚 眼儿媚 眼儿媚(南叔兄生日用前韵五月六日) 眼儿媚 旅情 眼儿媚 清明时节馀寒殢人,燕子不来,悄然有感 眼儿媚 眼儿媚 有怀苔萍女史,并示子潇芳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毋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谗谋 舌字旁的字 景星麟凤 计无返顾 包含宗的词语有哪些 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临危不挠 攴字旁的字 心灰意冷 辛字旁的字 发植穿冠 丹扇 猛鸷 人生如寄 马如游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