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3:36
原文展示:
隼被鷃姿知有累,豺惊羊质固非真。谩誇鲁国多儒士,敢到君门止一人。
白话文翻译:
隼鸟被小鸟的姿态所累,豺狼对羊的本质感到惊讶,这本来就不是真的。不要夸耀鲁国有很多儒士,敢来到君门前的人只有一个。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可能是在表达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特别是对学问和地位的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宋祁观察到社会中有些人虽然地位显赫或学问深厚,但实际行为却与表面不符,因此通过比喻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批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中表里不一的现象。首句“隼被鷃姿知有累”,用隼鸟被小鸟的姿态所累,形象地描绘了高贵者被低微者拖累的情景。次句“豺惊羊质固非真”,则通过豺狼对羊的本质感到惊讶,暗示了外表凶猛者对柔弱者的误解。后两句“谩誇鲁国多儒士,敢到君门止一人”,则直接批评了那些夸耀学问却不敢实践的人,强调了真正的学问和勇气是敢于面对现实的。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表达了作者对真才实学的推崇和对虚伪现象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批判社会中表里不一的现象,强调真正的学问和勇气是敢于面对现实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隼被鷃姿知有累”中的“隼”和“鷃”分别比喻什么? A. 高贵者和平凡者 B. 勇猛者和柔弱者 C. 高贵者和低微者 D. 勇猛者和平凡者
诗中“豺惊羊质固非真”中的“豺”和“羊”分别比喻什么? A. 凶猛者和柔弱者 B. 高贵者和低微者 C. 勇猛者和柔弱者 D. 凶猛者和平凡者
诗中“谩誇鲁国多儒士,敢到君门止一人”表达了什么意思? A. 鲁国有很多儒士,但敢面对现实的人只有一个。 B. 鲁国有很多儒士,但敢挑战权威的人只有一个。 C. 鲁国有很多儒士,但敢实践学问的人只有一个。 D. 鲁国有很多儒士,但敢表达意见的人只有一个。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