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2:55
上问安南事,安南风俗淳。
衣冠唐日月,礼乐舜乾坤。
瓦瓮呈醇酒,金刀破细鳞。
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这首诗中,诗人询问安南(今越南)的情况,那里的人们风俗淳厚。人们的衣着和礼仪都有唐朝的影子,仿佛是唐朝的日月再现。当地人用瓦罐盛放醇香的美酒,金刀用来切割细小的鱼鳞。每年二三月,桃花和李花盛开,春天如同往年一样美丽。
吴伯宗是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关注社会民生,善于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中越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安南风俗的描绘,展现了他对邻国文化的欣赏与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与探索。
《上问安南事》是一首极具人文关怀的诗。诗人不仅关心安南的风俗与生活,更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当地的文化魅力。诗的开篇“上问安南事”,直接引入主题,表明了诗人对于安南的关注与好奇。接着,诗人通过“衣冠唐日月,礼乐舜乾坤”两句,传达出安南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渊源,暗示着与中原文化的深厚联系。
“瓦瓮呈醇酒,金刀破细鳞”则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描绘了安南人们的日常生活,表现出一种淳朴而丰盈的生活状态。这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增强了诗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最后一句“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以桃李盛开的意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整首诗在平实的语言中流露出诗人对安南人民生活的赞美与对文化认同的追求,情感真挚,充满了和谐的气息。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安南文化的赞美与对邻国风俗的欣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人文交流的重视。
诗中提到的“安南”指的是哪个地区?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年年二三月”指的是哪个季节?
杜甫《春望》
春望中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展现出与吴伯宗诗中和谐的对比。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的作品着重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人际关系的感慨,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吴伯宗的作品在主题上形成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