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3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30:17
海山仙使,又奴星小谪,来寄人庑。一席烟波家世感,只有渔童堪侣。锄药生涯,扫花门径,物外供吟谱。封侯何羡,锦囊分得奇句。偏念颖士风流,依依十载,也博怜才誉。却笑豪门牙爪列,空作守钱庸虏。赚子英雄,驱人岁月,老更书佣伍。楚声谁和,命骚应亦吾许。
这首诗的开头描绘了海山的仙人使者仿佛是小星星的谪仙,来寄居在他人屋檐下。诗人感慨自己出生在烟波浩渺的环境中,唯有渔童可以做伴。在悠闲的药田生活中,清扫花园的小径,诗人可以在世外吟唱。对于封侯的荣耀并不羡慕,锦囊中得到的奇妙诗句才是珍贵之物。特别想起那些才俊的风流人物,十年来的交情也赢得了许多赞誉。然而,看到豪门贵族的牙爪,心中却是嘲笑,他们只是在守着金钱和世俗的庸碌。引导英雄气概,驱使人们流逝岁月,年老时仍在为他人书写。楚国的歌声谁来和鸣,我的命运和骚词也可以由我来决定。
郑文焯(清代),字子骞,号梅溪,江西人,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在诗歌创作上受到了陶渊明、王维等人的影响,追求自然、闲适的生活。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世俗权贵的不屑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
本诗作于郑文焯对权贵生活的反思时期,表达了他对名利的冷漠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清代士人对现实社会的失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诗歌开头以“海山仙使”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仿佛诗人置身于一个与世无争的理想境界。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环境,烟波浩渺的水乡,渔童的陪伴让人感受到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在诗中,诗人通过对“封侯”的不羡慕,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相较于那些追求权势的豪门,诗人更倾心于与志同道合之人吟唱诗篇,享受生活的乐趣。他用“楚声”的意象,强调了文化的传承与个人命运的掌控,表现出一种自信与洒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表现出清代士人特有的情怀和风骨,值得反复品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不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志同道合者的珍视,体现了清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渔童”象征什么?
A. 富贵生活
B. 纯朴生活
C. 志同道合
D. 社交圈
作者对“封侯”的态度是?
A. 羡慕
B. 不屑
C. 渴望
D. 失望
“楚声”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乡愁
B. 文化传承
C. 权力
D. 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