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1:04
支离俶诡,是苍龙遗蜕,千年神物。
鳞爪开张髯鬣动,长护经台断壁。
黛色捎云,铜根蚀雨,历遍严霜雪。
昼饥夜冻,此翁信是奇杰。
携客憩石凭阑,婆娑其下,不尽风雷发。
便欲图归县座右,又恐通灵变灭。
拔地撑天,树真难老,人易星星发。
六朝何在,寺楼斜挂残月。
这棵古松支离扭曲,像是苍龙的遗骸,历经千年依旧神奇。
它的鳞爪张扬,胡须摇动,长久守护着那破碎的经台。
黛青色的树影轻拂着云彩,铜色的根部被雨水侵蚀,经历了严冬的霜雪。
白天饥饿,夜晚寒冷,这棵老松确实是个奇特的杰作。
我带着朋友在石头上借坐,松影摇曳,似乎发出无尽的风雷之声。
我想将这松树的意象画归到我的书房中,却又害怕它会变成灵异的存在。
这树拔地而起,撑天而立,然而它真的是难以长寿,人却如星星般闪烁。
六朝的繁华何在,寺庙的楼阁斜挂着残月。
王策,清代诗人,生于文人荫蔽的文化环境中,擅长诗词,尤以山水诗见长。他的诗歌常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念奴娇 破山寺六朝松》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的时期。王策通过描绘古松的形象,寄托了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以破山寺的古松为主题,展现了自然的神奇与人类的渺小。诗人在描写古松时,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手法,使松树不仅是一个自然物体,更是时间和历史的象征。诗中“苍龙遗蜕”的意象,传达了松树的古老与沧桑,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诗中对松树的描绘展现了它的坚韧与不屈,尽管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但依然挺立于世。王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这棵松树上,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与对生命的深思。在“人易星星发”中,诗人感叹人类生命的短暂,反衬出古松的悠久,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凉的美感。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深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王策通过这首诗,向读者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价值,激发了人们对大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歌通过描绘古松展现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缅怀和对生命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
诗中“苍龙遗蜕”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六朝”指的是哪个时期?
“人易星星发”表达了什么情感?
王策的《念奴娇 破山寺六朝松》与李白的《庐山谣》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然而,王策更侧重于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而李白则强调自然的壮丽与人情的豪放。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与对自然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