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3:29
念奴娇·柬冒辟疆、陈散木
作者: 曹尔堪 〔清代〕
风尘燕市,与渐离诸客,垆头击筑。
放逐归来停锦缆,烟景苍凉满目。
晓埭趋鼯,荒畴骨葛,赋语应难读。
故人重见,自伤髀已生肉。
华发镜里萧森,瘦筇短褐,羞对东篱菊。
二十六年缘底事,偏记西湖僧屋。
杨柳堤长,芙蓉溪冷,且饱芜菁粥。
红桥客散,日斜同倚修竹。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归来后的种种感受。作者在烟尘弥漫的城市与客人渐行渐远的场景中,感受到孤独与苍凉。回到故乡,看到的景象令人感伤,心中的话语似乎难以表达。重逢的旧友让他感到惆怅,因为自己已然发福。看着镜中的白发、瘦弱的身躯,羞愧于自己与东篱菊的对比。二十六年来的经历,令他记起西湖的僧舍。杨柳长堤,芙蓉溪水,暂且享受朴素的生活。最后,随着红桥客散,夕阳西斜,作者与友人依偎于修竹之下,感慨万千。
作者介绍: 曹尔堪(生于1640年,卒于1715年),字仲阳,号梦阮,清代诗人,以词作闻名,作品风格多以闲适、淡泊见称,常透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作者晚年,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尤其是在清代的社会环境与个人遭遇的影响下,感受到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反思。
这首《念奴娇》展现了曹尔堪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归来的孤独与苍凉,字句间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故友的思念。开篇即以“风尘燕市”引入,展现了一种繁忙与喧嚣的对比,给人一种沉重的氛围。随着叙述的深入,作者对自身处境的自省逐渐显露,尤其是对身体的变化与精神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一种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伤感。
诗中多次提及自然意象,如“杨柳堤长”和“芙蓉溪冷”,恰似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渴望,形成一种对比的美感。作者在自我反思的同时,也描绘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图景。结尾的“日斜同倚修竹”则是对岁月的感慨,虽有落寞,却也有友谊的温暖,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人生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伤和对故乡的思念,体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风尘燕市”意指什么?
A. 安静的乡村
B. 繁忙的市井
C. 宁静的寺庙
答案: B
“自伤髀已生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身体变化的自愧
B. 对友谊的怀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A
“日斜同倚修竹”中的“修竹”象征什么?
A. 朋友间的信任
B. 自然的美好
C. 友谊的温暖
答案: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