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4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45:31
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
露下緌恒湿,风高翅转轻。
叶疏飞更迥,秋深响自清。
何言枝里翳,遂入蔡琴声。
这首诗描绘了凉爽的园林柳树下,蝉鸣声应和着季节的变迁,使人感到惊讶。露水湿润了枝叶,在高风中,蝉的翅膀轻盈地扇动。树叶稀疏,飞舞的蝉声更加清晰,秋天的深处,清脆的鸣叫声回荡在空中。何必再提及枝头的阴影,因为那声音似乎已融入蔡琴的歌声之中。
王申礼,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关注自然景物及人情世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此诗创作于隋代,时值盛夏,诗人借助柳树、蝉鸣等自然景物,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融入音乐元素,说明诗人在创作时关注音韵美与意境的结合。
《赋得高柳鸣蝉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夏日园林的生机与宁静。诗人在园柳下倾听蝉鸣,借用蝉声的响亮与清脆,将自然的声音与音乐的艺术相结合,表达出一种和谐之美。
开头两句“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以柳树的清凉和蝉鸣的惊响引入,勾勒出园林的幽静与生动。接下来的“露下緌恒湿,风高翅转轻”,通过描写露水的润泽与风的轻盈,表现了自然的细腻之处,仿佛感受到蝉在树梢轻盈舞动的样子。
后面几句“叶疏飞更迥,秋深响自清”,则转向秋天的意象,表现出随着季节的变迁,蝉鸣的清脆更加动人。而最后一句“何言枝里翳,遂入蔡琴声”,则将蝉鸣与蔡琴的歌声相联系,暗示了诗人在自然的声音中体悟到音乐的美感,流露出对艺术的热爱。
整首诗音韵和谐,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感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的珍惜。
该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隋代
C. 宋代
D. 明代
诗中的“蔡琴声”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自然的声音
C. 著名的歌手的歌声
D. 诗人的声音
诗中用到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排比
B. 拟人
C. 夸张
D. 对比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