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莫上扁舟向剡溪》

时间: 2025-05-01 13:46:07

诗句

莫上扁舟向剡溪。

浅斟低唱正相宜。

从□犬吠千家白,且与梅成一段奇。

香暖处,酒醒时。

画檐玉箸已偷垂。

笑君解释春风恨,倩拂蛮笺只费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6:07

原文展示

鹧鸪天·莫上扁舟向剡溪
辛弃疾

莫上扁舟向剡溪。
浅斟低唱正相宜。
从犬吠千家白,
且与梅成一段奇。
香暖处,酒醒时。
画檐玉箸已偷垂。
笑君解释春风恨,
倩拂蛮笺只费诗。


白话文翻译

不要乘小船前往剡溪。
此时浅醉低声唱歌最为合适。
听那千家犬吠声声,
不妨与梅花共度这一段美好时光。
在温暖的香气中,酒醒时分,
画檐下的玉箸已经悄然垂下。
笑着问你为何对春风产生怨恨,
倩(请)你轻拂的纸笺只是在浪费诗句。


注释

字词注释

  • 扁舟:小船,常用于水上游玩。
  • 剡溪:剡溪是中国浙江省的一条溪流,风景秀美。
  • 浅斟低唱:指饮酒时轻轻地斟酒,低声吟唱。
  • 千家:千家万户,这里指代众多的家庭。
  • :梅花,象征高洁和坚韧。
  • :请,恳求的意思。
  • 蛮笺:指一种纸张,常用于书写诗文。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梅花通常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反映了诗人对友谊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诗人和抗金将领。他的诗词风格豪放、奔放,常以抒发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鹧鸪天·莫上扁舟向剡溪》创作于辛弃疾晚年之际,正值南宋的动荡时期,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渴望享受生活的乐趣,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谊的重视。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开头“莫上扁舟向剡溪”以劝诫的语气,表现出诗人希望保持一种悠闲的心态,远离世俗的喧嚣。接着“浅斟低唱正相宜”,则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正适合饮酒作乐。诗中“从犬吠千家白,且与梅成一段奇”则通过犬吠声描绘出乡村的宁静与和谐,梅花的意象则进一步升华了友谊的美好。

后半部分“香暖处,酒醒时”中,诗人似乎在沉醉与醒悟之间徘徊,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最后的“笑君解释春风恨”则通过问候朋友,表达了对人生情感的思考和对春天的向往。整体来看,诗歌传达了对友谊、春天和美好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上扁舟向剡溪:提醒自己不要乘小船前往美丽的剡溪,暗含一种对现实的反思。
  2. 浅斟低唱正相宜:饮酒时轻斟细饮,低声唱歌,这样的状态恰到好处,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3. 从犬吠千家白:描绘出乡村的宁静景象,千家万户的犬吠声,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4. 且与梅成一段奇:与梅花共度美好时光,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5. 香暖处,酒醒时:在温暖的环境中,酒醒时分,唤起对美好瞬间的回忆。
  6. 画檐玉箸已偷垂:画檐下的玉箸自然垂下,象征着轻松惬意的生活。
  7. 笑君解释春风恨:与朋友互动,询问春天的怨恨,体现了人际间的温情。
  8. 倩拂蛮笺只费诗:只因轻拂诗笺,浪费了美好的诗句,表达对创作的无奈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友谊相提并论,体现出梅花的高洁和人际关系的珍贵。
  • 对仗:如“浅斟低唱”和“香暖处酒醒时”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春风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诗人希望在纷繁的世俗中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与甜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扁舟:象征自由与逃避世俗的压力。
  • 剡溪:代表自然的美和生活的宁静。
  • 梅花:象征高洁的品德和友谊的美好。
  • 春风:代表生机与希望,也隐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 :象征愉悦与放松,体现了对生活享受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剡溪”位于哪个省?
    A. 浙江
    B. 江苏
    C. 湖南
    D. 福建

  2. “浅斟低唱”中的“浅斟”是什么意思?
    A. 大量饮酒
    B. 轻轻斟酒
    C. 不饮酒
    D. 快速饮酒

  3. 诗人对春风的态度是什么?
    A. 绝望
    B. 恨
    C. 爱
    D.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景色,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都追求细腻与真挚,但辛弃疾的作品多表现豪放与壮志,而李清照则偏向于柔情与细腻的感受。两者共同体现了南宋文人的情感世界与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背景、意象和艺术特点。

相关查询

熏蚊效宛陵先生体 谢朱元晦寄纸被 午晴试笔 冬日读白集爱其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之句作 岁未尽前数日偶题长句 夏夜 晚泊松滋渡口 壮士吟次唐人韵 霜降前四日颇寒 舍北独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如熟羊胛 丿字旁的字 上根大器 三康 八字旁的字 好事天悭 不知所终 前车覆,后车戒 提手旁的字 胜情 包含船的成语 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悬测 包字头的字 扫帚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