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2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23:37
水调歌头·巩采若寿
辛弃疾 〔宋代〕
泰岳倚空碧,汶卷云寒。
萃兹山水奇秀,列宿下人寰。
八世家传素业,一举手攀丹桂,
依约笑谈间。
宾幕佐储副,和气满长安。
分虎符,来近甸,自金銮。
政平讼简无事,酒社与诗坛。
曾看沙堤归去,应使神京再复,
款曲问家山。
玉佩揖空阔,碧雾翳苍鸾。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高耸入云,汶河水流卷起寒冷的云雾。在这秀丽的山水中,仿佛众星汇聚于人间。八世家族传承的美德,轻轻一举手便能攀上丹桂,似乎是在闲聊间的轻松愉快。客人们在宴会上协助储君,和气充满长安城。分给将领的符节,似乎也更近了边境,自金銮殿而来。政局平稳,诉讼简易无事,酒会和诗坛也同样繁荣。曾经在沙堤旁归去,希望能让神京再度繁华,缓缓问候故乡的山川。佩玉在空中轻轻一拱,碧雾遮蔽了苍鸾的身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著名的词人和将领。他的词风豪放,情感丰富,常以民族大义和个人情感为主题,尤以《水调歌头》系列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辛弃疾的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局势动荡,诗人心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表达了对政局平稳、人民安乐的渴望。
《水调歌头·巩采若寿》展现了辛弃疾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观察。诗中开篇即以“泰岳倚空碧,汶卷云寒”描绘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展现了他心中理想化的山水。在此背景下,诗人通过“八世家传素业”的表达,强调了家族传承与道德的延续,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敬重。
诗中进一步描绘了宴会气氛,宾客和气融洽,体现了社会和谐。通过“分虎符,来近甸”的描写,辛弃疾表达了对国家安定、政务清明的向往。在“曾看沙堤归去”的句子中,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借以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最后,以“玉佩揖空阔,碧雾翳苍鸾”作结,运用意象的对比,进一步提升了诗的境界,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社会和谐的渴望,情感真挚,字句优美,体现了辛弃疾深厚的文学修养与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人类社会的向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国家前景的美好期许,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泰岳”指的是哪个山?
“虎符”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丹桂”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水调歌头·巩采若寿》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