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2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27:26
无奈春寒老不禁,喜看晴日上窗棂。
群花半露乾坤巧,百刻平分昼夜停。
拄杖有时挑菜甲,桔槔无复问畦丁。
逢春不出何为者,众醉谁知可独醒。
春寒依旧让我忍耐不住,喜悦地看着阳光洒在窗棂上。
群花半露,展现出天地的巧妙,时光的流逝仿佛在此刻停滞。
有时拄着拐杖去挑菜的甲,橘子树下再也不问园丁的事情。
春天到了却不出去的人,众人都醉了,谁能知道我独自清醒。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逢春不出何为者”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珍视与对世俗沉醉的反思,体现了隐逸文化的影响。
朱翌,宋代诗人,以诗歌清新自然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
此诗写于春季,诗人表达了对春寒的无奈和对春日的喜悦,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可能是在某个春日的午后,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却又面临着寒冷的天气,故而产生了此诗。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的渴望与人生的感悟。开篇的“无奈春寒老不禁”,流露出诗人对寒冷春天的厌倦,正好映衬出他内心对春暖花开的期待。接下来的“喜看晴日上窗棂”,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生命的热爱。
“群花半露乾坤巧”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展现出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述春天的景象,更是在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拄杖有时挑菜甲”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年迈与生活的细微,而“桔槔无复问畦丁”则是一种自我放逐的态度,诗人似乎在逃避世俗的纷扰,选择一种宁静的生活。
最后“逢春不出何为者,众醉谁知可独醒”更是对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诗人以清醒的态度质问那些沉醉于欢乐之中的人,彰显出一种孤独与清晰的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对世俗沉醉的批判与对独立思考的推崇,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清醒。
诗中提到的“春寒”指的是什么季节的天气?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群花半露”中的“露”是什么意思?
A. 露水
B. 显露
C. 露出
D. 以上都是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