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3:07
青葱江上树,杳蔼宫前道。
道侧有新园,园中无恶草。
松陇方在望,茅屋闻已考。
朝廷正急才,何得言归老。
在青翠的江边,树木茂盛,
在宫前的小路上,云雾缭绕。
小路旁边有一座新园,
园中没有杂草丛生。
松林那边的山丘正隐约可见,
茅屋的消息已经传来。
朝廷急需人才,
我怎能轻言归隐养老呢?
本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朝廷急才”反映出当时对人才的渴求,暗示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触。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东溪,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尤其以五言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雅致,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任职期间,表现出他对新环境的适应及对朝廷的感慨。诗中流露出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却又因朝廷需要而无法如愿,反映了士人的无奈与责任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在新环境中的感受。开头以“青葱江上树”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接着“杳蔼宫前道”描绘出宫前的宁静与神秘,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然态度。
“道侧有新园,园中无恶草”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新环境的欣赏,诗人通过“无恶草”表现出对自然纯净的向往,暗示了他心中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后面“松陇方在望,茅屋闻已考”则带出了一种对乡土的思念,诗人在此对归隐生活流露出一丝渴望。
最后一句“朝廷正急才,何得言归老”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社会责任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与无奈。他虽有归隐之愿,但因朝廷需要,仍不得不留在官场。这种责任感与无奈感,深刻反映了士人对个人理想与时代责任的思考,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整首诗通过自然描写与个人感慨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展现了古代士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情感。
诗中“青葱”指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A. 荒凉
B. 繁茂
C. 暴雨
诗人为何无法选择归隐生活?
A. 因为病重
B. 因朝廷急需人才
C. 因为无处可去
诗中提到的“恶草”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花朵
B. 杂草
C. 参天大树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梅尧臣的诗更加强调责任与对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更多地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出古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