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湖退省庵谒彭雪琴尚书赋呈 其一》

时间: 2025-04-29 21:03:39

诗句

功成长揖寸心丹,荡寇归来尚据鞍。

九转荣名尽辞职,三公虚席辄除官。

未须天上星辰履,已作山中宰相看。

南岳西湖识臣意,每依斗柄望长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03:39

原文展示:

功成长揖寸心丹,荡寇归来尚据鞍。
九转荣名尽辞职,三公虚席辄除官。
未须天上星辰履,已作山中宰相看。
南岳西湖识臣意,每依斗柄望长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以“功成长揖寸心丹”开头,意思是通过努力和内心的修炼,达到一种自我满足的境界。随后提到“荡寇归来尚据鞍”,说明即使在经历了战斗和成就之后,仍然保持着对职责的坚守。接着,诗人感慨荣华富贵的短暂与虚无,“九转荣名尽辞职”,即使达到高位,最终还是要离开这个舞台。再往后,诗人认为不需要仰望天上的星辰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因为已在山中看到了宰相的风范。最后提到“南岳西湖识臣意”,表达了对志同道合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注释:

  • 寸心丹:比喻内心的志向和追求,表示心中有丹,意指追求真理和理想。
  • 荡寇:意指平定敌寇,形容有功于国家。
  • 九转:古代炼丹术中的说法,象征着获得高位或名声的过程。
  • 三公:指古代的三位最高官员,象征权力和荣华。
  • 天上星辰:比喻高远的理想或地位。
  • 南岳西湖:南岳指岳阳,西湖则是指杭州的美景,象征着诗人对故土和理想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宗源瀚,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理想和道德的追求,风格清新秀丽,常以山水为题材。

创作背景:在清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渴望超越功利,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理想的实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理想与现实职责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诗的开头以“功成长揖寸心丹”引入,强调心灵的修炼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不再追求外在的荣华富贵,而是看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体现了对社会功名的淡泊。

通过“荡寇归来尚据鞍”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在经历过生死与荣光后,仍然保持着对工作的敬畏与责任感。接着的“九转荣名尽辞职”,则表达了对权力与名声的无奈与释然,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未须天上星辰履,已作山中宰相看”中,诗人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已在内心实现,强调了内心的充实感远比外在的地位更为重要。最后,提到“南岳西湖识臣意”,则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个人成就的反思,也有对理想与未来的期待,展示了诗人高尚的情操与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功成长揖寸心丹:通过努力和内心的修炼,达到一种自我满足的境界。
  2. 荡寇归来尚据鞍:经历战斗后,仍然保持对职责的坚守。
  3. 九转荣名尽辞职:即使达到高位,最终还是要离开这个舞台。
  4. 三公虚席辄除官:即使身居高位,权力也显得虚无。
  5. 未须天上星辰履:不需要仰望星辰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6. 已作山中宰相看:已经在内心实现了理想。
  7. 南岳西湖识臣意:表达了对志同道合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望。
  8. 每依斗柄望长安:向往长安,象征着对理想与未来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寸心丹”比喻内心的志向。
  • 对仗:全诗多处体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如“南岳西湖”象征故乡和理想的结合。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功名的反思与内心理想的追求,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强调内心的平和与理想的实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心丹:象征内心的理想和追求。
  • :象征职责与责任。
  • 荣名:象征功名与地位。
  • 星辰:象征理想与追求。
  • 南岳西湖:象征故乡的美好与志同道合的意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功成长揖寸心丹”主要指什么? A. 外在的荣华
    B. 内心的追求
    C. 战斗的经历
    D. 自然的风光

  2. “九转荣名尽辞职”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渴望拥有
    B. 反思与释然
    C. 忽视不计
    D. 追求不息

  3. 诗歌最后提到的“南岳西湖”象征着什么?
    A. 对城市的向往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故乡的怀念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宗源瀚与李白在追求理想的态度上有相似之处,李白的豪放与宗源瀚的淡泊相辅相成,展示出不同层次的对人生价值的探索。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理想的思考,反映出两位诗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共鸣与差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

相关查询

留别周参政诗二首 其二 旧悬道中二首 漫兴十一首 再见王进之于潭王即有岳鄂之行赠之四首 从元衡借庐山记偶成三首 其三 送刘通判二首 寄秋怀 寄公择兼问讯季益二首 赠于革去非时为武陵尉 书方伯谟窗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绠的词语有哪些 安详恭敬 查无实据 龙字旁的字 进退首鼠 穷唱渭城 见字旁的字 木册 匕字旁的字 露红烟绿 鬥字旁的字 法统 四离五散 亠字旁的字 剔挑 压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