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时间: 2025-05-02 18:49:19

诗句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9:19

原文展示: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白话文翻译:

重阳节刚开始,正值这个时节,灰尘未飞散。
寂寞的秋风中,蝉声愈加清晰,
霜雁翩翩而至。
山上的棠树下,红叶纷飞,岸边的菊花盛开。
今天在此聚会,感叹桓公的风范,深感愧疚于孟嘉的才华。

注释:

  • 重阳: 指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长寿。
  • 无射: 指没有射出的箭头,这里比喻节日气氛尚未浓厚。
  • 寂寞: 寂静而孤独的状态。
  • 连翩: 形容鸟类等飞舞的姿态,轻盈而快速。
  • 桓公: 指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因其政治才能和礼仪受到后世称颂。
  • 孟嘉: 孟郊和李白的朋友,以诗才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阴行先是唐代的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象和人生感悟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后,反映了诗人对时节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英才的敬仰。在重阳节这个象征长寿和团圆的日子里,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起点,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首句“重阳初启节”直接点明时节,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诗中提到的“寂寞风蝉”和“连翩霜雁”都体现了秋天的特征,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而“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则表现了秋天的绚烂与美丽。最后两句提到桓公和孟嘉,既表达了对贤才的敬仰,也暗含了自谦,传达出一种对大自然和人杰的感慨。整首诗在描绘秋景的同时,蕴含了对人生的哲思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阳初启节: 开头即点出重阳节,设置了时间背景。
  2. 无射正飞灰: 描述节日气氛尚未浓厚,象征着一种静谧。
  3. 寂寞风蝉至: 秋风中,蝉声孤寂,渲染了秋的寂静。
  4. 连翩霜雁来: 描写霜雁飞来,增添了秋天的景象。
  5. 山棠红叶下: 秋天红叶映衬出自然的美丽。
  6. 岸菊紫花开: 菊花盛开,象征着重阳节的传统。
  7. 今日桓公座: 提到历史人物,增加了诗的厚度。
  8. 多愧孟嘉才: 表达自谦和对才华的钦佩。

修辞手法:

  • 比喻: “寂寞风蝉”用蝉声比喻孤独。
  • 拟人: “连翩霜雁来”赋予霜雁以动作。
  • 对仗: 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重阳节展开,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贤才的敬仰与自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 代表长寿与团圆。
  • 风蝉: 代表孤独与秋季的萧瑟。
  • 霜雁: 代表秋的到来与生命的迁徙。
  • 红叶: 象征秋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转瞬即逝。
  • 菊花: 代表坚韧与重阳节的传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在农历的哪个月?

    • A. 七月
    • B. 九月
    • C. 十月
    • D. 十二月
  2. 诗中提到的“桓公”是哪一时期的历史人物?

    • A. 战国
    • B. 春秋
    • C. 汉代
    • D. 唐代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阴行先的《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和杜甫的《登高》,两者均在重阳节描绘秋景,但杜甫更倾向于抒发个人的忧愁与失落,而阴行先则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展现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春晚 望罗浮 晴溪晚眺 答诸姊妹戒饮 铁佛寺看竹 喜雨 访师白丈于帆山寓舍剧谈竟夕感而有作 醉翁亭怀古 次清爽斋韵 题南昌万硕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豺的成语 旋螺 闭门思过 鬼字旁的字 豪县 凵字底的字 皮字旁的字 职役 金貂取酒 舟字旁的字 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刊职 称臣纳贡 落叶归根 日月合壁 报话机 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