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9:19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重阳节刚开始,正值这个时节,灰尘未飞散。
寂寞的秋风中,蝉声愈加清晰,
霜雁翩翩而至。
山上的棠树下,红叶纷飞,岸边的菊花盛开。
今天在此聚会,感叹桓公的风范,深感愧疚于孟嘉的才华。
阴行先是唐代的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象和人生感悟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该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后,反映了诗人对时节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英才的敬仰。在重阳节这个象征长寿和团圆的日子里,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起点,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首句“重阳初启节”直接点明时节,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诗中提到的“寂寞风蝉”和“连翩霜雁”都体现了秋天的特征,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而“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则表现了秋天的绚烂与美丽。最后两句提到桓公和孟嘉,既表达了对贤才的敬仰,也暗含了自谦,传达出一种对大自然和人杰的感慨。整首诗在描绘秋景的同时,蕴含了对人生的哲思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围绕重阳节展开,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贤才的敬仰与自谦。
重阳节在农历的哪个月?
诗中提到的“桓公”是哪一时期的历史人物?
对比阴行先的《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和杜甫的《登高》,两者均在重阳节描绘秋景,但杜甫更倾向于抒发个人的忧愁与失落,而阴行先则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展现对历史人物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