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2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5:20:57
西夏重阳
作县几时同志苦,
投荒万里倍情真。
功名炊黍寻常梦,
怪事书空感激人。
击柝徒吟胡地月,
屯田也食汉渠春。
艰难薄俗犹多事,
漂泊南冠愧此身。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处艰难境遇的无奈与感慨,形象地描绘了他在外漂泊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人提到自己身处外乡,与同志们一同受苦,心中倍感真实情感的沉重。功名与理想如梦幻般遥不可及,而对身边的奇事感到无奈。夜晚击柝吟唱,似乎只增添了孤寂。尽管耕种田地也能吃到汉渠的春水,但生活的艰难依然让他感到无奈与愧疚,尤其是身在南国,心中愧对自己未能有所作为。
作者介绍:王逊,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经历了许多社会变迁。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逊任职于西夏时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与个人理想的落差,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和过去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西夏重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感受。通过描写自身在西夏的处境,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思念,也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理解。诗中“同志苦”一句,体现了诗人与同道之人的共同处境,增添了情感的厚度。而“功名炊黍寻常梦”则透出一种对理想的无奈与失落,显示了诗人在追求功名与生存现实之间的挣扎。
同时,诗中运用的“击柝徒吟”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感加深,月光下的吟唱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孤寂与愁苦。整首诗通过对艰难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展现了对人生的反思与对社会的批判,具有深远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与象征,如“功名炊黍”对比功名的虚幻与生活的琐碎,增添了诗的深度。击柝与吟唱则通过意象的交错,展现出孤独感与思乡情。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漂泊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充满了无奈与愁苦。
诗词测试:
“作县几时同志苦”中的“同志”指的是:
A. 朋友
B. 同事
C. 游子
D. 以上皆是
“功名炊黍”的意思是:
A. 有名有利
B. 生活琐碎
C. 梦想的遥不可及
D. 以上皆是
诗中“击柝徒吟”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生活的安宁
B. 孤独与思乡
C. 事业的成功
D. 友情的温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逊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王逊的诗更侧重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困惑,而李白则更加强调了内心情感的细腻与优雅。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主题深度。
以上内容涵盖了对《西夏重阳》的全面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蕴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