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7:42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
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
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
在秋天的美好时光中,我凝视着仙境,皇帝的游猎在青翠的山水间移动。呼唤着鹰隼,飞掠过鸟儿的栖息地,玩耍的马儿在龙沙上奔腾。紫色的菊花适合庆祝新生的长寿,红色的萸花驱散了旧日的邪气。我们应当陪伴长久的宴席,年年岁岁地奉上花香。
赵彦昭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见长。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九日),当时的习俗是登高赏秋,表达对健康长寿的祝愿。赵彦昭应制而作,意在与皇帝的宴会气氛相呼应,展现节日的欢庆气氛。
这首诗以秋日的美景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开篇的“秋豫凝仙览”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接着,诗人用“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描绘了生动的狩猎场景,表现出秋日的活力与丰收的喜悦。这些生动的意象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秋风拂面、鸟儿飞翔的惬意。
而后两句“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则表达了对长寿的祝愿以及对邪气的驱散,体现了重阳节的习俗与文化内涵。最后一句“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则回归到宴会的主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团聚与祝福。
整首诗结合了自然的美与人文的情感,既有对生命的颂扬,又有对节日的庆祝,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对长寿的祝福,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团聚的美好期待,情感基调积极向上。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端午节
B) 重阳节
C) 中秋节
“紫菊宜新寿”中“紫菊”象征什么?
A) 富贵
B) 长寿
C) 幸福
诗中提到的“呼鹰”是描绘什么场景?
A) 赏花
B) 狩猎
C) 游玩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重阳节的场景,但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忧思,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生的无常,而赵彦昭的这首诗则更为明快,展现了团聚的喜悦与对长寿的祝愿,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