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榜书轩曰景白以炉香事乐天像因题律诗六韵其上》

时间: 2025-05-06 02:32:19

诗句

贤如文正及文忠,迂叟东坡尽学公。

自愿人才虽太远,仰希閒乐或相同。

墅邱寺观游须遍,台榭舟桥乐未穷。

酩酊酒𢬵犹欠量,平夷诗效竟无功。

子迟发白如先约,官达名高定不逢。

赖有香山类东刹,西方内院各心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2:19

原文展示:

榜书轩曰景白以炉香事乐天像因题律诗六韵其上
作者: 张镃

贤如文正及文忠,
迂叟东坡尽学公。
自愿人才虽太远,
仰希閒乐或相同。
墅邱寺观游须遍,
台榭舟桥乐未穷。
酩酊酒犹欠量,
平夷诗效竟无功。
子迟发白如先约,
官达名高定不逢。
赖有香山类东刹,
西方内院各心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贤人和文人的追慕,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文正、文忠和东坡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作者认为他们的才华和品德是值得学习的。虽然自己的人才可能不如他们,但仍然希望能与他们在闲适的乐趣上有共鸣。接下来的句子提到在风景优美的寺庙、观景台和船桥之间游玩,乐趣无穷。此外,作者也自嘲酩酊大醉却仍觉酒量不足,写诗的尝试却似乎没有成效。最后,提及虚无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名利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注释:

  1. 文正、文忠: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文正一般指的是文天祥,文忠则指的是赵普。
  2. 迂叟东坡:东坡指的是苏轼,迂叟意指其性格和文风。
  3. 自愿人才:自我愿望中的人才,意指虽有才华但与前贤相比仍然差距甚远。
  4. 墅邱寺观:指的是别墅、山丘和寺庙等游玩场所。
  5. 平夷:意为平常的、简单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宋代人,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常常表现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对历史贤人的追思和对人生闲适境界的向往之际,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和理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六韵的律诗形式,显示了作者扎实的诗词功底。诗中通过对历史贤人的引用,展示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崇敬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快乐生活的渴望。文中提到的各种游玩场所,如墅、寺、观、台、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生活的多姿多彩。通过“酩酊酒犹欠量”的自嘲,作者表现出对生活的调侃与无奈,反映了士人对酒、对诗歌的热爱,但同时也意识到这些享乐并不能填补内心的空虚。最后提到的“香山类东刹,西方内院各心空”则更是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之间的矛盾,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贤如文正及文忠:开篇即提到历史贤人,设定了尊崇的基调。
    • 迂叟东坡尽学公:表明作者对东坡的敬仰,说明其文风的迂阔。
    • 自愿人才虽太远:表达自谦,承认自身不足。
    • 仰希閒乐或相同:希望在闲适乐趣上能与贤人相通。
    • 墅邱寺观游须遍:强调游玩各地的必要,体现对自然美的向往。
    • 台榭舟桥乐未穷:诗意流畅,表明乐趣无穷。
    • 酩酊酒犹欠量:自嘲对酒的热爱,暗示生活的空虚。
    • 平夷诗效竟无功:对自己的诗歌创作感到无力。
    • 子迟发白如先约:反映出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流逝。
    • 官达名高定不逢:虽然有名望,却未能取得实际的成就。
    • 赖有香山类东刹,西方内院各心空:最后将内心的虚无与外在的美景结合,形成对比。
  2. 修辞手法

    • 对仗: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比喻: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3.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贤人的怀念、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无奈,深刻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1. 贤人:象征着理想与崇高的品德。
  2. 游山玩水:象征着闲适和享乐的人生。
  3. :代表着放纵和生活的乐趣,却也暗示了内心的空虚。
  4. 香山与内院:对比中体现出外在的美好与内心的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提到为“文忠”?

    • A. 苏轼
    • B. 赵普
    • C. 文天祥
    • D.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墅邱寺观”意指:

    • A. 高楼大厦
    • B. 自然景观
    • C. 学校
    • D. 市场
  3. 作者在诗中表现出对现实的:

    • A. 满意
    • B. 无奈
    • C. 忽视
    • D. 逃避

答案

  1. B. 赵普
  2. B. 自然景观
  3.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张镃与苏轼的作品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苏轼的诗更为豪放,张镃则显得更加沉思细腻。
  • 两者在对历史人物的引用上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但张镃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 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及解析。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提供诗词的背景、注释及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集英殿赐第出马上口占 渔家傲 过含山邮亭和子厚弟壁间韵三首 和连圣举呈张彦智 天宝歌和魏定公文次韵 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 其六 蝶恋花 乌江道中闻杜鹃有感 小桥 南歌子(书所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草字头的字 同声相求 龍字旁的字 密心 壅噎 鬯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声出金石 蕃长 支磔 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睛的词语有哪些 但求无过 严家饿隶 包含亏的词语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青藜灯 一匡九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