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3:42
巫山一段云 绍途遇雪
作者: 杨慎 〔明代〕
梅柳春相近,关山雪正飞。
寒光朔气冷侵衣。
玉塞隔金微。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
帛书欲寄雁声稀。
秃节几时归。
梅花和柳树的春天即将到来,关山上的雪花正在飞舞。
寒冷的光线和北风侵袭着衣服。
玉塞的阻隔让人感到微弱的关怀。
久驻边关的人已渐渐老去,长途跋涉的马匹也日渐瘦弱。
想要寄出的信笺,只有在空中飞翔的雁声能传递。
何时才能等到那已秃的树枝归来呢?
“久戍”常指长期驻守边疆的士兵,体现了古代战争的艰苦与士兵的孤独。“雁声”则常被视作思乡和寄托思念的象征,古诗词中常以雁作为信使。
作者介绍:杨慎,字德昭,号云溪,明代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赋,曾任职于明朝官场,因其作品风格独特而受到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边塞,诗人身处边疆,感受到严寒和孤独,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渴望。
《巫山一段云 绍途遇雪》描绘了边塞的严寒与诗人的孤独心情。开篇“梅柳春相近”以春天的景象引入,令人感到一丝温暖,但随即转入“关山雪正飞”,展现出边境的严酷和寒冷。诗中描绘了久戍边疆士兵的艰辛,既是对士兵生存状态的写照,也是对他们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映。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一句,表现了时间对人的影响,边疆生活的艰苦使人老去,长途奔波的马匹亦难以保持壮健,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接下来的“帛书欲寄雁声稀”,则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寄信的愿望与现实的阻隔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运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家乡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全诗描绘了边塞生活的艰辛,表达了对故乡的思恋和对未来的渴望。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士兵在战火纷飞的时代中所承受的孤独与无奈,具有深刻的历史和人文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梅柳春相近”,是指什么?
A. 夏天到来
B. 春天即将来临
C. 秋天的景象
“久戍人将老”中“久戍”指的是?
A. 长期驻守边疆
B. 短暂的旅行
C. 在家务农
诗中提到的“秃节”象征什么?
A. 归乡的希望
B. 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C. 友谊的坚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的情感基调和背景环境却各有不同,体现了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