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7:27
捣练子
好性子,好性怀。
不须香火不须斋。
戴云包,免了灾。
内修个,不凡胎。
忘机绝虑屏尘埃。
产灵童,有大才。
这首诗表达了对良好性情和性格的赞美,强调内在的修养和志向的重要性。诗中提到,既不需要香火和斋戒,也无需虚假的外表,只要内心修炼,便可孕育出非凡的人才。最终,唐诗以"产灵童,有大才"结束,表明只要内修,便可产生出具有非凡才华的灵性之子。
此诗强调个人内在的修养,反映了元代道教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对内修和自我提升的重视。这种思想源于古代哲学,尤其是道家和儒家的融合,提倡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马钰,元代诗人,出生于江西,后来生活在陇州。他的诗作多受道教思想影响,风格清新脱俗,常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讨论人生和教育的环境中创作的,表达了对修身齐家的看重,尤其在元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强调内在修养的必要性。
本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入的思想。诗的开头"好性子,好性怀"直接引入主题,强调内心的性情和性格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否定式的表达,排除了依靠外在形式(如香火、斋戒)来获得内在的修养与智慧,突出了自我修炼的重要性。
"戴云包,免了灾"的意象丰富,云象征着轻灵和自由,带来保护与庇佑,暗示内心修养的结果是远离外界的纷扰与灾难。诗的最后两句"忘机绝虑屏尘埃,产灵童,有大才"则强调,通过忘却世俗的纷扰,最终能够孕育出具有非凡才华的人才,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更反映出一种理想的教育观和人生观,强调内心的修炼与成长。
好性子,好性怀。
不须香火不须斋。
戴云包,免了灾。
内修个,不凡胎。
忘机绝虑屏尘埃。
产灵童,有大才。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通过忘却世俗的干扰,才能孕育出有潜力与才华的个体,传达了一种理想的人生追求。
诗中提到“香火”和“斋”主要是指什么?
“忘机绝虑”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诗中提到的“灵童”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