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2:55
蛩咽露,燕惊秋。户牖绸缪事事忧。试问此中方寸地,如何容得许多愁。
秋天的虫鸣声渐渐微弱,燕子也因秋意的来临而感到惊慌。窗户和门都紧闭着,事事都让人感到忧愁。我不禁想问,在这狭小的心灵空间里,怎能容纳如此多的愁苦?
本诗未明显引用传统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象如“蛩咽”、“燕惊”暗合了古代诗词常用的表现秋天景象和情感的手法。
周贻繁(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字子云,号青溪,江苏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寄托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作者心境沉郁之时,借秋天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及内心愁绪的感慨。
《捣练子 秋感》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不安。开篇以“蛩咽露,燕惊秋”引入,瞬间让人感受到秋意的清冷和落寞。诗中,秋虫的微弱鸣叫与燕子的惊慌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充满忧伤的画面。接着,诗人以“户牖绸缪事事忧”进一步深化了情感,显示出对生活种种烦恼的深刻体悟。
最后一句“如何容得许多愁”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内心愁苦的无奈和困惑。这种情感不仅仅是个人的,也是普遍的人生感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反映,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愁苦与自然的变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既具象又含蓄的诗意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与对生活愁苦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蛩咽”指的是:
A. 蛇的声音
B. 蟋蟀的声音
C. 鸟的鸣叫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自然的美丽
B. 人生的愁苦与无奈
C. 节日的快乐
“户牖绸缪事事忧”中的“绸缪”意思是:
A. 漫不经心
B. 细心处理
C. 随便应对
《捣练子 秋感》与李白《静夜思》在情感表达上都有对孤独与思乡的描写,但《捣练子》更关注于对秋季自然变化的感悟,而《静夜思》则是对故乡的思念。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对情感细腻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