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捣练子 秋感》

时间: 2025-04-26 08:12:55

诗句

蛩咽露,燕惊秋。

户牖绸缪事事忧。

试问此中方寸地,如何容得许多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2:55

原文展示:

蛩咽露,燕惊秋。户牖绸缪事事忧。试问此中方寸地,如何容得许多愁。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虫鸣声渐渐微弱,燕子也因秋意的来临而感到惊慌。窗户和门都紧闭着,事事都让人感到忧愁。我不禁想问,在这狭小的心灵空间里,怎能容纳如此多的愁苦?

注释:

  • 蛩咽:蛩,指蟋蟀;咽,形容声音微弱,形象地描绘出秋虫的凄凉。
  • :指燕子,秋天时燕子南飞,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 绸缪:细心处理,周密安排,表达对事物的忧虑和顾虑。
  • 方寸地:比喻心灵或内心世界,方寸之地意指心中之小空间。
  • :忧愁、烦恼,反映出内心深处的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未明显引用传统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象如“蛩咽”、“燕惊”暗合了古代诗词常用的表现秋天景象和情感的手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贻繁(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字子云,号青溪,江苏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寄托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作者心境沉郁之时,借秋天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及内心愁绪的感慨。

诗歌鉴赏:

《捣练子 秋感》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不安。开篇以“蛩咽露,燕惊秋”引入,瞬间让人感受到秋意的清冷和落寞。诗中,秋虫的微弱鸣叫与燕子的惊慌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充满忧伤的画面。接着,诗人以“户牖绸缪事事忧”进一步深化了情感,显示出对生活种种烦恼的深刻体悟。

最后一句“如何容得许多愁”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内心愁苦的无奈和困惑。这种情感不仅仅是个人的,也是普遍的人生感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反映,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愁苦与自然的变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既具象又含蓄的诗意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蛩咽露,燕惊秋”:描绘了秋天的宁静,虫鸣声微弱,燕子因天气变化而显得惊慌。
    2. “户牖绸缪事事忧”:表达了诗人因外界种种事情而感到忧愁,窗户紧闭,象征着内心的封闭。
    3. “试问此中方寸地”:诗人反问,心中那狭小的空间,怎能承受如此之多的忧愁。
  • 修辞手法

    • 拟人:用“蛩咽”和“燕惊”赋予自然物象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蛩咽露,燕惊秋”,上下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与对生活愁苦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 秋虫:象征着孤独与凄凉,反映了内心的不安。
  • 燕子:代表着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流逝,寓意着离别与失落。
  • 户牖:象征着内心的封闭与忧愁,表现出对外界压力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蛩咽”指的是: A. 蛇的声音
    B. 蟋蟀的声音
    C. 鸟的鸣叫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自然的美丽
    B. 人生的愁苦与无奈
    C. 节日的快乐

  3. “户牖绸缪事事忧”中的“绸缪”意思是: A. 漫不经心
    B. 细心处理
    C. 随便应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捣练子 秋感》与李白《静夜思》在情感表达上都有对孤独与思乡的描写,但《捣练子》更关注于对秋季自然变化的感悟,而《静夜思》则是对故乡的思念。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对情感细腻的刻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查询

仙水庙 间步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 失调名 卜算子·春情 逸人歌赠李山人 金牌坑地中得古窑器 乌驻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击鼓鸣金 包含奇的成语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豕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包含你的词语有哪些 虎字头的字 罄絶 营私罔利 廉租房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水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髈兜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鬼工神力 荆开头的成语 鸭行鹅步 编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