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7:22
捣练子 丁卯秋日重过南屏故居有感
作者: 陈方恪 〔清代〕
人不见,燕空还。
曲径纹窗掩泪看。
水竹翛翛风日冷。
后门閒煞钓鱼竿。
人已不见,只有空中的燕子飞回。
曲折的小径,窗棂上纹路掩映,让我泪眼朦胧。
水边的竹子在微风中摇曳,天气渐渐变冷。
后门闲置的钓鱼竿,似乎也在感叹时光的流逝。
陈方恪(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子恭,号梅谷,晚号云鹤,生于江苏。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作品多以感怀为主,常通过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丁卯年秋日,诗人重游南屏故居,感慨万千,怀念往昔的人与事,结合当下的孤寂,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深刻反思。
《捣练子》一诗通过对故居的重游,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首句“人不见,燕空还”,引入了“燕子”这一意象,使人感到一丝惆怅。燕子虽然回归,但人已不在,象征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迁。接着“曲径纹窗掩泪看”,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窗上纹路的精致与泪水的模糊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心中的失落和怀念。
后两句“水竹翛翛风日冷,后门閒煞钓鱼竿”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竹子的摇曳与寒冷的天气相映成趣,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诗人在自然景象中找到了与自己情感的共鸣,似乎在表达一种无奈的接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整首诗围绕对故居的重游,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哲思与对人事变迁的感伤。
诗中“人不见,燕空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水竹翛翛风日冷”中的“翛翛”是什么意思?
“后门閒煞钓鱼竿”中,钓鱼竿的闲置象征了什么?
《秋夕》 vs 《捣练子》
《秋夕》同样描绘了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与对故乡的思念,与《捣练子》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意象使用上,《秋夕》更侧重于描绘夜色与自然的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