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青玉案(重游葵园)》

时间: 2025-05-07 08:41:02

诗句

东风客雁溪边道。

带春去、随春到。

认得踏青香径小。

伤高怀远,乱云深处,目断湖山杳。

梅花似惜行人老。

不忍轻飞送残照。

一曲秦娥春态少。

幽香谁采,旧寒犹在,归梦啼莺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1:02

原文展示:

青玉案(重游葵园)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东风客雁溪边道。
带春去随春到。
认得踏青香径小。
伤高怀远,乱云深处,目断湖山杳。

梅花似惜行人老。
不忍轻飞送残照。
一曲秦娥春态少。
幽香谁采,旧寒犹在,归梦啼莺晓。

白话文翻译:

春风中,雁阵飞过溪边的道路,带着春天离去又迎来春天。
我认得那条踏青的小香径,心中却感到惆怅,
在高处遥望,云层混乱之中,眼前的湖山都是模糊的。

梅花似乎也在怜惜行人渐老,不忍轻轻飞舞送走夕阳的余晖。
一曲秦娥的曲调如今已少,幽幽的香气是谁在采撷?
旧日的寒意依然存在,梦中的归途伴着啼鸣的黄莺在清晨响起。

注释:

  • 东风: 春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 客雁: 归来的大雁,象征游子或旅人。
  • 踏青: 春游,踏青游玩的活动。
  • 梅花: 寒梅,象征坚韧的品格和对行人的眷恋。
  • 秦娥: 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曲调,常用以描绘女子的柔情。
  • 归梦: 回家的梦想,带有思乡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约1070年-1138年),字文英,号梅溪,宋代词人。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尤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青玉案(重游葵园)》是吴文英在重游葵园时所作,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通过游历唤起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几句将春景与游子相结合,营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展现了春风与雁阵的交融。接下来,诗人通过对香径和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梅花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对行人渐老的思考,流露出一种对人事无常的伤感。词中提到的“幽香”和“归梦”,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似乎在诉说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吴文英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风客雁溪边道: 春风送来归雁,描绘出春天的气息和游子归来的情景。
  2. 带春去随春到: 春天带走了往日的美好,但又迎来了新的春天,反映了时光的无情。
  3. 认得踏青香径小: 诗人认得那条曾经踏青的小路,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
  4. 伤高怀远,乱云深处,目断湖山杳: 站得高,眼望远方,感到伤感与孤独,湖山的景色在混乱的云雾中显得模糊不清。
  5. 梅花似惜行人老: 梅花仿佛在怜惜行人年华渐老,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6. 不忍轻飞送残照: 不愿轻易飞去,送走夕阳的余晖,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7. 一曲秦娥春态少: 古老的曲调如今已少,暗示美好的事物在减少。
  8. 幽香谁采,旧寒犹在,归梦啼莺晓: 清幽的香气谁来采撷,旧日的寒意依旧存在,梦中归途伴随着清晨的黄莺啼鸣。

修辞手法:

  • 比喻: “梅花似惜行人老”,通过比喻将梅花的情感与人类的情感联系起来。
  • 拟人: 赋予梅花以情感,表现出对行人的怜惜。
  • 对仗: 整首词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思考,以及对美好回忆的珍惜。通过春天的景象,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东风: 春天的象征,代表着新生与希望。
  • 梅花: 象征坚韧与美好,代表着对往昔的怀念。
  • 归梦: 代表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 啼莺: 黄莺的啼鸣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A. 梅花似惜行人老
    B. 东风客雁溪边道
    C. 一曲秦娥春态少
    D. 伤高怀远,乱云深处

  2. 诗中提到的“幽香”是指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梅花的香味
    C. 归梦的香气
    D. 黄莺的啼鸣

  3. 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主要表现在哪一句? A. 认得踏青香径小
    B. 不忍轻飞送残照
    C. 旧寒犹在,归梦啼莺晓
    D. 带春去随春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 表现了女性对爱情的思念,与吴文英的怀旧情感相似,但李清照更多的是对爱情的细腻描绘。
  • 苏轼《水调歌头》: 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哲思,与吴文英在对时光的感慨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词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东山图赞 王逸少 浣溪沙 其八 与鲁卿酌别,席上次韵 定风波 其一 与干誉、才卿步西园,始见青梅 应天长 自颍上县欲还吴作 水调歌头 其七 水调歌头 其四 湖光亭落成 长桥 与惇立夜话有怀石林复用前韵 同惇立游蒋山谒宝公塔王荆公墓晚过草堂寺周颙故宅也 祈雨未应复请于茅山采石庶几遂得之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丧家之犬 现在 又字旁的字 包含惶的成语 毁不灭性 日字旁的字 一日并命 耳字旁的字 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咄嗟之间 包含族的词语有哪些 八海 肩贩 至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梅林止渴 颠齿 怀道迷邦 包含雅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