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出塞》

时间: 2025-08-05 03:24:05

诗句

侠客重恩光,骏马饰金装。

瞥闻传羽檄,驰突救边荒。

转战磨笄地,横行戴斗乡。

将军占太白,小妇怨流黄。

騕褭青丝骑,娉婷红粉妆。

一春莺度曲,八月雁成行。

谁堪坐秋思,罗袖拂空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03:24:05

原文展示:

侠客重恩光,骏马饰金装。
瞥闻传羽檄,驰突救边荒。
转战磨笄地,横行戴斗乡。
将军占太白,小妇怨流黄。
騕褭青丝骑,娉婷红粉妆。
一春莺度曲,八月雁成行。
谁堪坐秋思,罗袖拂空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侠客的豪情壮志和边疆的战争景象。侠客重视恩情,骑着装饰华丽的骏马,听说边疆有急报,立即奔赴前线救助荒凉之地。战斗在磨笄之地,横行在故乡。将军在夜空中仰望太白星,而一位小妇人则因丈夫在外征战而感到忧伤。骑着骏马的侠客身穿青丝,娉婷的女子则化着红妆。春天的黄莺唱着曲子,八月的雁群成行飞往南方。谁能忍受这样的秋思,只能在空床上拂动着罗袖,感到无尽的寂寞与思念。

注释:

  • 侠客:指有勇有谋、重情重义的人。
  • 恩光:恩惠与光辉,形容侠客的高尚品质。
  • 骏马:指优良、快速的马匹。
  • 羽檄:古代传递军情的信件,羽毛装饰的信使。
  • 转战磨笄地:磨笄地指战斗的地方,磨笄是古时女子用的发饰,象征着青春与美丽。
  • 将军占太白:将军在夜空中占卜,太白星象征吉兆。
  • 小妇:年轻的妻子,常常在丈夫征战时思念丈夫。
  • 秋思:秋天的思念,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易之,唐代诗人,他的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歌多以描写边塞和战事为主,具有强烈的豪情与悲壮感。作品常常反映出对战争的思考以及对离别的感伤。

创作背景:

《出塞》创作于边疆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战争与思乡之情,表达对国家、对士兵的关注与同情。诗中侠客形象的塑造,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英雄的崇敬与追求。

诗歌鉴赏:

张易之的《出塞》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强烈的情感,展现出侠客的豪情与战争的残酷。诗开篇便以“侠客重恩光”引入,表明侠客的高尚品质,接着描绘了他骑着骏马,装饰华丽,急于驰援边疆的场景,生动展现了侠客勇敢无畏的形象。

在转战与思乡之间,诗人用“磨笄地”和“斗乡”来描绘战斗与故乡的对比,表达出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家乡的思念。尤其是“小妇怨流黄”,展现了战乱对家庭的破坏,表现出女性在战争中所承受的苦痛与思念,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谁堪坐秋思,罗袖拂空床”,则是对离别与孤独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秋天的思念与空床的寂寞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是唐代边塞诗中的杰出代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侠客重恩光:侠客重视恩情与名誉,展现其高尚的品质。
  2. 骏马饰金装: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强调侠客的英雄气概。
  3. 瞥闻传羽檄:听说边疆有急报,展示出侠客的敏锐与责任感。
  4. 驰突救边荒:迅速奔赴边疆,体现侠客的勇敢与无畏。
  5. 转战磨笄地:战斗在磨笄之地,象征着苦难与青春的消逝。
  6. 横行戴斗乡:回到故乡,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
  7. 将军占太白:将军仰望太白星,暗示战争的命运与希望。
  8. 小妇怨流黄:小妇人因丈夫征战而感到忧伤,展现战争对家庭的影响。
  9. 騕褭青丝骑:骑着骏马的侠客,描绘出其威风凛凛的形象。
  10. 娉婷红粉妆:女子化妆,展现出青春与美丽的对比。
  11. 一春莺度曲:春天的黄莺唱歌,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12. 八月雁成行:八月的雁群飞往南方,表现出离别与思乡。
  13. 谁堪坐秋思:表达对秋天的思考与感慨。
  14. 罗袖拂空床:空床上的孤独,体现出思念的深切。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侠客重恩光,骏马饰金装”通过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如“秋思”作为思念的象征,深化了情感内涵。
  • 拟人:如“莺度曲”,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侠客的豪情与对国家的责任感,同时也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离别与思念,展现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侠客:象征着正义与勇敢。
  • 骏马:象征着力量与自由。
  • 羽檄:象征着信息与责任。
  • 磨笄地:象征着青春的无奈与战斗的残酷。
  • 秋思:象征着思念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侠客”是指什么样的人? A. 富有的人
    B. 有勇有谋、重情重义的人
    C. 学者
    D. 商人

  2. “小妇怨流黄”中的“小妇”指的是什么? A. 年轻的妻子
    B. 年老的女人
    C. 孩子
    D. 朋友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反映战争带来的离别与思念
    C. 描述日常生活
    D. 讲述历史故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燕歌行》

诗词对比:

  • 《出塞》与《登鹳雀楼》:两首诗均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人生的思考,但《出塞》更多关注战争与思乡情绪,而《登鹳雀楼》则强调壮美的自然景观与人生的短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送沈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 兰溪(在蕲州西) 忆游朱坡四韵 皇风 秋夕有怀 题青云馆 早雁 遣兴 道一大尹存之、庭美二学士简于圣明…四韵呈上三君子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气管 朝气勃勃 面字旁的字 祸福同门 夜而忘寝 自伐 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自出机轴 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像的词语有哪些 骇突 算术基本定理 金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楚室 齲字旁的字 开锣喝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