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1:22
《城头秋望二首》 —— 杨万里
未得霜晴未是晴,霜晴无复点云生。
鹭鹚不遣鱼惊散,移脚惟愁水作声。
全诗翻译:
还没有霜降的清晨并不是晴天,霜降之后再也看不到点点浮云。
白鹭不让鱼儿惊散,轻轻地移动脚步只怕水面发出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涉及古代典故,但“鹭鹚”作为常见意象,象征着宁静与优雅,常出现在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词中。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和社会变迁的年代,杨万里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清晨的宁静与美丽,诗人以“未得霜晴未是晴”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种朦胧而清新的秋日氛围中。此句中“未得霜晴”不仅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也暗示着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和细腻的观察。接着,诗人又通过“霜晴无复点云生”展现了霜降后的晴空,仿佛是大自然在这个时刻的完美呈现。
在第二联中,“鹭鹚不遣鱼惊散”描绘了白鹭静静伫立于水边,默默观察水中的鱼,暗示着一种和谐的生态关系。诗人用“移脚惟愁水作声”传达出一种紧张的气氛,仿佛在担心打破这份宁静。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渗透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宁静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霜晴”是什么意思?
诗人对“鹭鹚”的描写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移脚惟愁水作声”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