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子夜歌十六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2 04:18:23

诗句

侬性不解饮,为欢持向来。

爱得桃花容,殷勤尽一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8:23

原文展示:

侬性不解饮,为欢持向来。
爱得桃花容,殷勤尽一杯。

白话文翻译:

我本性情不善于饮酒,但为了追求欢乐,我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习惯。
我爱那桃花的美貌,殷勤地为她倒尽一杯酒。

注释:

  • 侬性:你(侬)性情(性)——这里“侬”指的是我,表明诗人的自称。
  • 不解饮:不懂得饮酒——指的是酒量不好或不习惯喝酒。
  • 持向来:维持一贯的做法——指的是一直以来保持的习惯。
  • 爱得桃花容:喜欢桃花的容颜——桃花象征着美丽、爱情。
  • 殷勤尽一杯:热情地倒满一杯酒——表现出对桃花的喜爱和热情。

典故解析:

桃花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作美丽和爱情的象征,如唐代诗人岑参的“桃花流水窅然去”,表达了对桃花的赞美和向往。桃花也常与春天、青春相关联,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景义,明代诗人,工诗善词,以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尤其擅长表现爱情与美的结合。

创作背景:

《子夜歌》系列诗作是黎景义在明代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诗歌多描绘酒宴欢聚的场景,也反映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饮酒和桃花的感受,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诗人自述性情不善饮酒,却因情感的驱动而为之,体现了他对生活乐趣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桃花的美丽在诗中成为了引发诗人情感共鸣的媒介,桃花所象征的爱情、青春和美好生活,与诗人的情感相互交织,构成了诗的核心主题。全诗语言简练,意蕴丰富,展现了黎景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侬性不解饮:直接表明诗人性格中不擅饮酒的一面,透露出一种无奈。
  2. 为欢持向来:表明尽管不擅饮酒,但为了追求欢乐,诗人仍然坚持饮酒的习惯。
  3. 爱得桃花容:表达了诗人对桃花美丽容颜的倾慕之情。
  4. 殷勤尽一杯:表现出诗人对桃花的喜爱,热情地为其斟酒,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桃花象征美丽和爱情,借以表达诗人内心的渴求。
  • 拟人:通过“殷勤”一词,赋予桃花以情感,表现出对美的向往。
  • 对仗:诗中句式对称,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饮酒与桃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欢愉和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在自我认知与外界美的感召之间,展现出一种温柔而坚定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美丽、爱情与青春。
  • 饮酒:代表欢愉的生活态度,与桃花相结合形成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饮酒的态度是? A. 喜欢 B. 不擅长 C. 无所谓

  2. 桃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丽与爱情 C. 友谊

  3. 诗中提到的“殷勤”指的是? A. 懒惰 B. 热情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长恨歌》

诗词对比:

可以将《子夜歌十六首 其四》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的诗歌同样探讨饮酒与欢愉,但更强调豪放与洒脱,而黎景义则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出一种柔和的美感。两者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名作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十日枕上作 己酉清明同运甫晚望 答石公 用可庄韵柬子培 秋尽同蘋湘夜饮赋此示之并柬漱泉 和研孙登秣陵城之作 得仲修书却寄 答研孙 南乡子·一叶碧云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柔颜 凌云意气 頁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心高气硬 知音识趣 上不沾天,下不着地 圆镜 谷字旁的字 行动坐卧 弓字旁的字 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阆风台 评量 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拐棒 业字旁的字 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