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1:01
不即此座,成等正觉。
不离此座,成等正觉。
入雪山,悟明星,
知之者必谓以慈示人。
开空花,结空果,
不知者将谓实有此作。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此亦名言不及处。
借水献花,不可当面讳却。
这首诗表达了成佛的道理:不必远离此处,便能成就无上的觉悟;也无需离开此处,依然可以达到觉悟。走入雪山,领悟晨星的智慧,能够理解的人必定会用慈悲之心来对待他人。像是空花般的开出,空果般的结果,不懂的人会认为这是真实存在的。天帝没有偏心,只有德行能够支撑,这也是名言所无法触及的境地。借用水来献花,不应在当面时避讳。
释广闻,宋代高僧,佛教思想家,以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及诗词创作而闻名。其作品多反映出深邃的哲理和对佛教教义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宋代佛教盛行的时期,社会对佛教的理解和接受度不断加深,释广闻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觉悟和慈悲的理解,旨在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领悟佛法。
《释迦佛赞》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和哲理的思考,深入探讨了成佛的境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诗中反复强调“不即此座,成等正觉”,说明觉悟并不依赖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是内心的领悟和修行。诗人以“入雪山,悟明星”来象征修行的艰难与领悟的光明,暗示只有经历磨难,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
此外,诗中提到的“开空花,结空果”则揭示了人们对现实的误解,提醒读者不要被表象所迷惑。通过“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说法,诗人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德行才是通往觉悟的途径。这种思想反映出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不仅是对佛教思想的赞美,也是对人们在生活中应持有的态度的引导。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仍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对智慧的追求。
不即此座,成等正觉。
表达了成就觉悟并不需要离开当前的位置,强调内心的修行。
不离此座,成等正觉。
再次强调,心灵的觉悟不依赖于外部环境的变动。
入雪山,悟明星,
雪山象征艰难的修行过程,明星则象征清晰的智慧和领悟。
知之者必谓以慈示人。
领悟真理的人会以慈悲的态度对待他人,体现智慧与慈悲的结合。
开空花,结空果,
指人们常常追求虚幻的东西,而忽视了真实的内涵。
不知者将谓实有此作。
不懂的人会误以为这些虚幻的事物是真实存在的。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天帝并不偏爱任何人,唯有德行能托起人们的信仰和希望。
此亦名言不及处。
这种境界是名言所无法描述的深刻。
借水献花,不可当面讳却。
比喻以谦卑的态度去表达对真理和智慧的敬仰,不应在当面时避讳真理。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心的觉悟与德行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谦卑与慈悲,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雪山”象征什么?
A) 真实的地方
B) 艰难的修行过程
C) 美丽的风景
“不即此座,成等正觉”强调的是什么?
A) 离开就能觉悟
B) 内心的修行更为重要
C) 只需在寺庙中修行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说明了什么?
A) 天帝偏心
B) 德行的重要性
C) 无关紧要
答案:
《赋得古原草送别》与《释迦佛赞》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