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元驭学士于新观种花挑野菜前后戏呈得十二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7 07:27:21

诗句

仲冬朔日仙蜕回,丛桂凌霜特地开。

莫笑净名居士病,前身金粟老如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7:21

原文展示

仲冬朔日仙蜕回,丛桂凌霜特地开。
莫笑净名居士病,前身金粟老如来。

白话文翻译

在仲冬的初一,仙人似乎又回到了人间,丛生的桂花在寒霜中独自绽放。
不要嘲笑我这个清净名士的病痛,因为我前生是金粟老佛。

注释

  1. 仲冬:农历冬季的中间月份,指的是冬天的中期。
  2. 朔日:指农历的初一。
  3. 仙蜕:指仙人脱离凡世,回归天界。
  4. 丛桂:指成群的桂花树。
  5. 凌霜:意指在寒霜中开放,表现出坚韧和不屈。
  6. 净名居士:指的是追求清净、无欲无求的隐士或学者。
  7. 金粟老如来:这是佛教的典故,指的是释迦牟尼佛,前身为金粟老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季良,号止庵,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世贞隐居期间,体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世俗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严冬时节的感悟与情怀,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的开头以“仲冬朔日”引入,展现了冬日的寒冷和孤寂。然而在这样的冷酷环境中,丛桂却凌霜而开,显示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定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则从自我反思出发,诗人以“莫笑净名居士病”自谦,表达了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也暗示他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最后一句提到“前身金粟老如来”,不仅是对佛教思想的引入,更是对自我灵魂的认同与哲理的探寻。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和谐,体现了深邃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仲冬朔日仙蜕回”:描述冬天的初一,仙人似乎回归,暗示一种超然的境界。
  2. “丛桂凌霜特地开”:桂花在寒霜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3. “莫笑净名居士病”:诗人自谦,表达不希望被人嘲笑对名利的追求。
  4. “前身金粟老如来”:提到前身为佛,暗示诗人追求精神的升华。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寒冷的冬天与盛开的桂花进行对比,突出生命的坚韧。
  • 象征:桂花象征理想与追求,金粟老如来象征精神的高尚。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精神追求的坚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仲冬:代表生命的低谷。
  • 丛桂:象征理想、坚持与美好。
  • 金粟:象征高尚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仲冬
    • D. 秋天
  2. “前身金粟老如来”中的“如来”指的是哪位佛?

    • A. 观音菩萨
    • B. 释迦牟尼佛
    • C. 文殊菩萨
    • D. 地藏菩萨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王世贞的《元驭学士于新观种花挑野菜前后戏呈得十二首》与陶渊明的《饮酒》有相似之处,二者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但王世贞更强调内心的哲学思考,而陶渊明则更侧重自然的宁静之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王世贞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史下·周处 咏史下·锺会 咏史下·锺会 咏史下·赵云 咏史下·张华 咏史下·张华 咏史下·张华 咏史下·张翰 咏史下·枣祗 咏史下·元紫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矜名妒能 粗陋 包含琛的词语有哪些 亡酒 鐆杀 计深虑远 戈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议刑 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鱼游釜中 西字头的字 而字旁的字 唇齿相须 子字旁的字 包含驱的词语有哪些 瓷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