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3:39
朝光如飞犹尚可,暮更如箭不容卧。
犍为穿城更漏频,一一皆从枕边过。
一夕凡几更,一更凡几声。
青春枉向镜中老,白发虚从愁里生。
曾窥帝里东邻女,自比桃花镜中许。
一朝嫁得征戍儿,荷戈千里防秋去。
去时只作旦暮期,别后生死俱不知。
风惊粉色入蝉鬓,愁送镜花潜堕枝。
前年因出长安陌,见一女人头雪白。
日中扶杖憩树阴,仿佛形容认相识。
向予吁嗟还独语,曾与君家邻舍住。
当时妾嫁与征人,几向墙头诮夫主。
花开叶落何推迁,屈指数当三十年。
眉头薤叶同枯叶,琴上朱弦成断弦。
嫁时宝镜依然在,鹊影菱花满光彩。
梦里长嗟离别多,愁中不觉颜容改。
叹息人生能几何,喜君颜貌未蹉跎。
因君下马重相顾,请奏青门肠断歌。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3:39
《追昔行》
作者: 薛逢 〔唐代〕
朝光如飞犹尚可,
暮更如箭不容卧。
犍为穿城更漏频,
一一皆从枕边过。
一夕凡几更,
一更凡几声。
青春枉向镜中老,
白发虚从愁里生。
曾窥帝里东邻女,
自比桃花镜中许。
一朝嫁得征戍儿,
荷戈千里防秋去。
去时只作旦暮期,
别后生死俱不知。
风惊粉色入蝉鬓,
愁送镜花潜堕枝。
前年因出长安陌,
见一女人头雪白。
日中扶杖憩树阴,
仿佛形容认相识。
向予吁嗟还独语,
曾与君家邻舍住。
当时妾嫁与征人,
几向墙头诮夫主。
花开叶落何推迁,
屈指数当三十年。
眉头薤叶同枯叶,
琴上朱弦成断弦。
嫁时宝镜依然在,
鹊影菱花满光彩。
梦里长嗟离别多,
愁中不觉颜容改。
叹息人生能几何,
喜君颜貌未蹉跎。
因君下马重相顾,
请奏青门肠断歌。
早晨的光辉飞快地过去,
傍晚的时间更像箭一样不容停留。
犍为的钟声在城中频频响起,
每一声都伴随着我在枕边的思绪。
一晚到底有多少更替,
每一更又有多少声响。
青春白白向镜中老去,
白发虚幻地从愁苦中生出。
曾经窥视东邻的女子,
自比桃花在镜中般美丽。
一朝嫁给征戍的男子,
背负刀枪千里防备秋去。
出发时只作白天和夜晚的约定,
别后生死都不知晓。
风吹动了粉色的鬓发,
愁苦送走了镜花潜落的枝头。
前年我在长安的街陌上,
见到一位头发雪白的女人。
正午时分倚杖休息在树荫下,
仿佛她的样子我认得。
她向我叹息还独自言语,
曾与她家是邻居住。
当时我嫁给了征人,
常在墙头取笑丈夫的主意。
花开叶落为何会变迁,
屈指算来已有三十年。
眉间的薤叶与枯叶相同,
琴上的朱弦也变成了断弦。
嫁时的宝镜依旧在,
鹊影与菱花满是光彩。
梦中常常叹息离别多,
愁苦中不觉容颜已改。
感叹人生能有几何,
但庆幸你我的容颜未曾蹉跎。
因你下马再次相顾,
请奏《青门》曲,断肠之歌。
薛逢,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以情感细腻、形式多样著称,常常通过个人情感抒发对人生、爱情和社会的思考。
《追昔行》创作于唐代的某个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思考。诗中提到的离别、青春流逝等主题,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追昔行》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律诗的结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感情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和对过去的怀念。开篇以“朝光如飞犹尚可,暮更如箭不容卧”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时光飞逝的感觉,给人以强烈的时间紧迫感。随后,诗人通过回忆往昔的生活,表达了对青春消逝的惋惜,尤其是在“青春枉向镜中老,白发虚从愁里生”中,诗人以镜子作为意象,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无奈。
诗中还通过描绘邻居的女子、曾经的爱情等元素,进一步深化了对往事的思考。最后以“叹息人生能几何,喜君颜貌未蹉跎”总结,既感慨人生短暂,又欣慰于相知相守的情感。而整个作品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考,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过往的眷恋。
整首诗歌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追昔行》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犍为”是指什么?
诗中“青春枉向镜中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